赏味·葡萄酒
分類: 图书,美食,酒 饮品,
作者: 陈匡民著
出 版 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字数: 218000版次: 1页数: 122印刷时间: 2010-6-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501974818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人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买不到合适的葡萄酒。的确,要从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出一瓶适合自己的葡萄酒,除了需要具备相关的基本知识外,可能还需要一点运气。现在,有了这本《赏味•葡萄酒》,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书中精心挑选的300多款市售葡萄酒中,轻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瓶!此外,本书针对喝葡萄酒所要知道的如:找出自己的口感倾向、酒标辨别、开瓶技巧、酒杯选用、品酒技巧、餐酒搭配等相关技巧,提供详细而丰富的介绍。
作者简介陈匡民 出生于台湾桃园,1995年起担任台湾唯一酒类专业杂志《酒客》专职编辑,历任主编、总编辑,更多次应邀于国际性酒展担任评审。她用一种更日常的轻松态度,抛开严肃的品评论述,以她独特的亲和力,将葡萄酒带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片段。爱好美食美酒的她,在开始接触葡萄酒后,了解到葡萄酒可以为生活带来丰富多样的可能性,在过去的工作经验中,也致力于推广葡萄酒和各种美食的搭配。在她自成一格的葡萄酒哲学中,甚至涵盖了所有可以和生活相对应的人生哲理。
目录Part 1 与葡萄酒建立亲密关系
影响葡萄酒风味的元素
轻松克服“酒标辨识障碍“
享用葡萄酒的第一步——开瓶
选对杯子,让酒更好喝!
葡萄酒也需要“呼吸“吗?
葡萄酒的存放
葡萄酒要怎么“品”?
找出你的口感倾向
为美酒美食加分的搭配要领
Part 2 选一瓶最适合你的葡萄酒
平易近人基本型
美食良伴佐餐型
难忘时光纪念型
宴会畅饮大众型
可爱迷人甜美型
酒窖精选珍藏型
提升功力进阶型
Part 3 经典与传奇——世界名酒巡礼
无可取代的王者风范——法国葡萄酒
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意大利与西班牙葡萄酒
后起之秀——新世界葡萄酒
媒体评论葡萄酒的书越来越少地体现这种分享,谈论如何从葡萄酒中获得快乐。匡民的书带我重新思考,普通人最关心的葡萄酒问题,如何更好地欣赏葡萄酒,如何找到自己心仪的葡萄酒。葡萄酒的享用过程或许有些繁文缛节,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也可以成为一种乐趣。葡萄酒的选用过程也许需要很多经验和知识,可是通过首先了解自己的口味,会帮助我们更简单地选到自己青睐的葡萄酒。《赏味•葡萄酒》就是这样,把枯燥的知识与理解转变为一种乐趣,并用口味特点和享用动机为引导,为朋友们介绍推荐了各种不同的葡萄酒。 ——赵凡(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研究院成员)喝葡萄酒是件美事,但对很多人来说,选葡萄酒却是件难事。陈匡民小姐在这本书里收集了市面上常见的数百瓶葡萄酒,为我们一一挑选,一一试喝,一一写下心得。这样一本实用的葡萄酒指南,好像由她聪颖的智慧、敏感的舌头和纤巧的手为我们系绑上安全带,让我们在她的安全保障下,无需冒太多的险,就轻巧地跨过葡萄酒的鸿沟,开启一趟葡萄酒世界的旅行。 ——林裕森(葡萄酒作家)
书摘插图葡萄酒要怎么“品”?
如果说喝葡萄酒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人生、结交朋友,那么“品”葡萄酒的目的,应该就是帮助你找到想喝的酒。因此,一般人就算需要品酒,也不用像专业人士那样紧张严肃,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就可以更有系统地来判断酒质、掌握个人口感,建立属于自己的葡萄酒风味资料库。所谓的“品酒”和单纯的喝酒相当不同。喝酒无关目的,即使是买醉也可以轻松愉快,无拘无束;至于“品酒”,除了个人对酒款的口感喜好外,专业的葡萄酒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出品质评定、价格衡量、采购与否等有关商业行为的种种判断,因此在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情况下,专业的品酒,通常会以一套更严谨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
当然,品酒也不因为如此,就都是不可侵犯的神圣仪式,只要掌握“观、嗅、饮”的三字诀,品酒一样可以轻松愉快、新鲜有趣。
一般对于品酒杯的要求,首先是透明无色,理想的容量约在215mL左右(限定容量的原因在于,必须提供酒足够的空间和空气接触,以散发出酒香)。倒酒时的量,通常以不超过杯子容量的一半为准。杯缘多往内收以集中香气,同时避免酒在晃动时外溢。
如果没有专用品酒杯,也可以用专为饮用葡萄酒设计的红、白葡萄酒杯来取代,因为大部分好的酒杯几乎都会符合上述需求。至于专业人士通常会使用特定的品酒杯(如国际标准品酒杯),以同样的标准来评量任一种酒款。
所谓的专业人士到底如何透过这样的品酒过程来判别酒的品质好坏呢?一瓶好的酒,除了单纯能让饮者感觉“好喝”之外,酒中的各要素(红葡萄酒中为酸度、甜度、单宁,白葡萄酒则为酸度和甜度)还必须达到均衡和谐。
一瓶三百元和一瓶三千元的红葡萄酒之间的差别,可能是香气的明显、复杂、持久,可能是单宁的强弱和质地有明显的不同,可能是酒的整体口感有轻淡有浓重,也可能是饮下之后余味的有无,当然更有可能是以上皆是。如何体会?多喝就知道了。
另外,品酒的目的应该是在了解酒质,而了解酒质的目的,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外乎是找出合乎自己口味的酒。所以,如果能够在品完酒之后,以“白纸黑字”的方式留下纪录,是比较能和葡萄酒逐渐拓展亲密关系的方法。
品酒三字诀
观
品酒的第一步是用眼睛观察,观察包括酒色(比如红葡萄酒是玫瑰红、宝石红或橘红)、酒质(清澈或浑浊)。在观察酒色时,最好将酒放在白色背景前(比如一张白纸),以自然光来观察。一个经验丰富的品酒者,可以单从酒色中判断出酒的年纪,更有甚者,能从酒色中掌握品种、产地、年份等细节资讯。一般红葡萄酒的年纪越轻酒色越深(常见的为深紫红色),年纪越大颜色反而会越淡(或开始带褐色)。白葡萄酒通常则是甜度越高,颜色越浓重,一般的酒色范围,可能是从浅黄色到深邃的金黄色。
嗅
观察完酒色之后,接着可以用鼻子感受酒的香气。在闻之前通常会先摇晃杯中的酒,使酒能和空气有充分接触,让香气得以完全散发。然后将鼻子靠近杯缘,深吸一口气,感觉集中在杯内的酒香。有经验的品酒者,可以分辨出十多种甚至更多种不同香气,并且由这些香气判断葡萄品种、产区、制造过程中的细节等。不过一般的消费者,只要多加练习,也可以分辨出许多在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香气。
比如一款酒可能在薄荷的香气中夹杂类似肉桂的味道,也可能在综合花香里,透出属于柑橘的甜香。品酒的时候,除了借着分辨不同的香气来找出和葡萄品种或产区有关的线索之外,也可以藉由香气是否明显持久、是单纯或是复杂、是细致或是粗糙等来判断酒的品质,并且和从酒色中所得到的资讯相互呼应。
饮
接下来,终于可以开始“饮”酒。不过对一些专业人士来说,很多品酒会一次需要品饮的酒款数量可能高达数十款或数百款,因此虽然说是“饮酒”,不过也是暂时性的先饮入口中,尝完味道之后就会再吐出来。通常在品酒时,会建议一次喝下的酒液不要过少,让酒液充满口腔,使味蕾可以充分感受酒中的酸、甜、苦等味道,并且感受酒液或酒中单宁的质感。这些或浓或淡、或圆滑或生涩的感觉,和各味觉要素之间是否达到平衡、酒精浓度是高是低、入喉后有无余韵等,都是决定酒质优劣的元素。
找出你的口感倾向
如果说喝酒是纯粹为了个人感官享受,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一瓶合乎个人口味喜好的酒就是好酒;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属于自己的口感喜好,以便筛选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
还记得很多年前,我曾经在法国喝过超市卖的一瓶20几块法郎(当时约合新台币一百多元)的葡萄酒,留下很好的印象,因此产生了深入探索葡萄酒世界的好奇心。还记得在这段从零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每次当我以一种急切的饥渴眼神问到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专家学者,“怎么样才能增进品酒的功力?更了解一个产地的特色?”或者“要如何才能更清楚一种品种的特性?”通常得到的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多喝,多喝,除此之外还是多喝。”
多喝的意义在于,用一种开放的心胸去尽可能多品尝、多比较,而非饮酒量方面的多寡。
在这许多年的与产业相关的工作经验里,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对葡萄酒很有兴趣的消费者;但是也很可惜的,有很多原本对葡萄酒没有成见的人,却因为没有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留下愉快的经验,而因此在心里对葡萄酒打了个大叉叉。
事实上我们很少去想到,对于葡萄酒这种并不属于传统饮食生活一部分的外来客,我们需要更多地接触、了解、学习,和一种愿意不断尝试的包容态度,才能享受到葡萄酒为生活所能带来的无限乐趣。试想,如果我们不会因为喝到一次不好喝的加味花果茶,就全然排斥所有的红茶、绿茶、普洱茶或铁观音的话,为什么一瓶不合口味的葡萄酒,就有资格排挤掉其他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葡萄酒!重点在于,酒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与不合之别。如果说喝酒是纯粹为了个人感官享受,那么在这个前提之下,一瓶合乎个人口味喜好的酒就是好酒。所以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属于自己的口感喜好,以便筛选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
或许是因为长期以来喝惯了略带甜味的桃红葡萄酒或本地产葡萄酒,以至于很多第一次喝到葡萄酒的人,通常会因为那样的预期心理,而对自己喝到的葡萄酒产生“太酸”、“太涩”之类的立即反应。当然,除去“不习惯”的心理因素之外,也有可能是因为没有使用得宜的酒杯,或者酒并不是在最适合饮用的温度,而造成这些不尽然正确的口感印象。但是对不同的人来说,到底怎么样才叫酸?什么又真的让人感觉涩?或许也没有所谓的标准定义。
由于葡萄酒的口感基本上是由酸度、甜度、涩度和酒精浓度组合而成,因此下面的这个简单测验,就是试图藉由这些要素在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中所占比重,而归纳出基本的口感喜好,虽然不见得光靠这个测验就可以绝对精准地掌握个人喜好的葡萄酒型态,不过至少可以抓出个概略的方向,省去一些在茫茫酒海里漫无目的寻找的时间。就请各位也测验一下,看看自己喜欢的可能是比较偏向哪一种口味的葡萄酒吧!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