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牌电视栏目《经济与法》案例分析

分類: 图书,法律,司法案例,
作者: 毕根辉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版次: 1页数: 213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85998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经济与法》的创办过程、发展壮大、编导记者的感受、专家记者的评论,以及电视观众的真实反映,剖析其栏目特色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经济与法》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它在不停地摸索着。我们所走过的路,不知道别人以前走过没走过,但至少从我们的经历来说,我们在走以前我们自己没走过的路,不懈的努力,不断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无所谓对与错,只要是前进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经济与法》栏目的成长历程
第一节《经济与法》栏目的空间在哪里
第二节《经济与法》栏目的创办背景
第三节《经济与法》栏目的创建历程
第四节《经济与法》栏目的初步长成
第二章《经济与法》栏目的发展
第一节上升空间在哪里
第二节《新闻调查》的“民商”克隆版
第三节贴近“人”再贴近一点
第四节电视记者的多重功能
第三章《经济与法》栏目的管理
第一节《经济与法》的法宝
第二节《经济与法》的选题筛选标准
第三节《经济与法》栏目的运行管理
第四章获奖节目编导记者感言
专题片≥故事片——《真假汇票》随感
节目中的繁与简——《柜台之争》随感
人物的命运——《一笔钱和一家人》随感
两个版本≠一个片子——《恋人间的借条》
用最好的方式讲述——《欠条上的迷雾》
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节目——《迟来的股东大会》随感
结构的合理安排——《车祸之后》随感
多余的话——《当心树人变误人》随感
下篇
第五章《经济与法》栏目定位的专家评点
第一节法制类电视节目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法制类优秀节目的概况介绍
第三节《经济与法》的整体定位
第六章《经济与法》栏目整体节目创作评点
第七章《经济与法》栏目传播效果的专家评点
结语中国经济法制类节目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