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百变天王东野圭吾“私小说三部曲”第2部、守望女性心灵力作!)
分類: 图书,小说,侦探/悬疑/推理,
作者: 〔日〕东野圭吾 著,王维幸 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1字数: 263000版次: 1页数: 336印刷时间: 2010-8-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247399包装: 平装
内容简介分身:Doppelgänger,有如死神的不祥之身,据说诗人雪莱在湖畔遇到自己的分身后次日身亡,世传凡目击分身者数日内必死。
这世间是否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
这世间是否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分身?
迄今为止的人生,难道仅仅是一场残酷的骗局?
氏家鞠子,18岁,北海道人,母亲于5年前离奇身亡。
小林双叶,20岁,东京人,父不详,母亲突遭车祸去世。
两名女子素不相识,却长得一模一样,且同样身世诡异。她们不是双胞胎,却有着比双胞胎更难拆解的共同命运……
《分身》为东野圭吾“私小说三部曲”之一,乃上佳之作。
天王作家以奇绝瑰丽的想象、对尖端科技的超前驾驭、对重重悬念的出色把握,以及直击人心的情感表达,将两位主角离奇跌宕的命运娓娓道来,细腻微妙处如工笔描画,波澜起伏时如泼墨云烟,使人性中最美好的爱和最黑暗的贪婪在笔端恣意流淌,无不令人感慨良多,唏嘘动容……
最后,只剩一个无边的悲伤真相……
作者简介东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成名作《放学后》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此后《白夜行》、《单恋》、《信》、《幻夜》四度入围直木奖;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史无前例地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当年度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一并收入囊中。2008年,《流星之绊》获第43届新风奖。2009年,《新参者》获“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年度第1名。 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随着写作功底浸润日深,涉及领域也不断延伸,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日渐精微。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人瞠目骇然。作者所获奖:1985年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1999年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第134届直木奖2006年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2006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排行榜冠军2006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排行榜冠军2006年“本格推理小说 BEST10”排行榜冠军2008年第43届新风奖2009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排行榜冠军2009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排行榜冠军
目录鞠子之章 一
双叶之章 一
鞠子之章 二
双叶之章 二
鞠子之章 三
双叶之章 三
鞠子之章 四
双叶之章 四
鞠子之章 五
双叶之章 五
鞠子之章 六
双叶之章 六
鞠子之章 七
双叶之章 七
鞠子之章 八
双叶之章 八
鞠子之章 九
双叶之章 九
鞠子之章 十
双叶之章 十
鞠子之章 十一
双叶之章 十一
鞠子之章 十二
双叶之章 十二
鞠子之章 十三
双叶之章 十三
鞠子之章 十四
双叶之章 十四
鞠子之章 十五
媒体评论★ 因用起来很方便,我常常借用“推理小说”一词来说明作品的属性,但实际上我认为自己写的是“娱乐小说”,即让人在阅读中得到乐趣的小说。——东野圭吾★作者笔触内敛却不凡,构思绝妙,描绘出两个女主人公追求真实之旅,也为侵犯神的领域的现代科学乃至现代文明敲响了警钟。——细谷正充(评论家)★正如我爱着你一样,假如你也爱着我,那么除了死亡,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分开。——《红发安妮》★故事从悲哀的疑点开始,剧情愈来愈悬疑,最终获得救赎,看完只有痛快两字可形容。——DOCTOR(日本网友)
书摘插图鞠子之章一
或许,我正遭到母亲的厌弃吧。
这种感觉是在我升入小学高年级时产生的。
虽说是厌弃,我却没有像灰姑娘受继母恶毒虐待般的经历,也从未受过任何冷遇。毋宁说,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慈爱倒更多一些。
我家有三本相册,里面几乎全是我一个人的照片。有一些是在学校拍的,或者是朋友拍的,但至少有九成出自父母之手。
第二本相册的第三页上,贴的是一家人去函馆山时的照片。上面只有我和母亲,那么按下相机快门的自然就是父亲了。地点似乎是一个展望台。从背景中绚丽的红叶不难推测,拍摄的时间大抵是十月中旬。
照片中的我四五岁的样子,身穿带风帽的上衣,瑟瑟地站着。母亲则只拍了半身,双手做出环抱着我的样子。但不可思议的是,母亲的视线并非正对镜头,而是有些偏右。后来,当我追问母亲在看什么时,她竟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这个嘛,当时妈妈看见稍远的地方有一只蜂子在飞。我怕它飞过来,哪里还顾得上照相哟。”
怎么会有蜂子呢?父亲表示怀疑,可母亲仍坚持说有。我一点也不记得当时的情形了,大概是有吧。照片中母亲做出的庇护动作便是证据。她不安的神情分明在诉说,她不是在担心蜂子蜇到自己,而是担心幼小的我。在众多照片中,我对这一张最为中意,便是因为能够回忆起这段小插曲。但如今,这本相册已经不在了。
母亲对我的爱总是细致、自然而妥贴。只要在她身边,我就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我还曾毫不怀疑地坚信,这种爱会永远持续下去。
究竟从何时起,一抹阴影悄悄爬上了这份本该永恒的爱,我已经说不清楚了。因为我的日常生活并未出现任何变化。
只是,若一定要搜寻遥远的记忆,倒勉强能搜出几幕景象来——在孩子的眼里,母亲的确有些异常。吃饭的时候,不经意间一抬头,经常会发现母亲正呆呆地望着我出神。有时,母亲会在梳妆台前枯坐半天,一动也不动。当然,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一旦发现我在注意她,她便会如往常一样对我微笑起来,眼里充满慈爱。
其实,这一切根本不算什么,但儿童的直觉让我开始意识到,母亲的态度中似乎蕴含着一种不祥之兆。并且随着我的成长,这种不安日益显著。
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热心于研究,纵然在家,也多半躲在书房里忙于工作。因而于我来说,父亲似乎变得愈发难以接近。渐渐地,在我的眼里,他与其说是一个父亲,毋宁说更像一个管理者。我能感觉到父亲其实也溺爱着我,可这并没有使我忘却对母亲的不安。
到了五年级,模糊的感觉似乎变得稍稍具体而明朗了。母亲是不是在有意躲避着我呢?从前,我经常跑进厨房,一面看着母亲准备饭菜,一面诉说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原本兴致盎然的脸上逐渐流露出心不在焉。不只如此,她甚至还嫌我妨碍她做饭,将我赶到一边。还有,星期天购物的时候,我一提出也要去,她便以“今天只是给你爸爸买东西,不好玩”之类的理由把我打发掉。这在以前绝不会有。
而最令我不安的,是母亲已不再看着我的脸说话,即便正对着我,眼睛也总是游移在我身体之外的某个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曾经那么慈爱的母亲为什么会忽然间离我远去?我无法想象。
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五年级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就读的小学每个期末都要举行一种叫“亲子恳谈”的活动,班主任与学生及家长面谈。那次活动结束后,母亲和我与同班的小奈母女一起去喝咖啡。两位母亲闲谈了一会儿,不知怎的,小奈的母亲竟忽然说:
“鞠子到底长得像谁呢?比起母亲来,还是更像父亲吧?”
“是不像阿姨呢,”一旁的小奈也打量着我和母亲的脸,说道,“眼睛不像,鼻子也一点不像。”
“或许吧。”我答道。
“不像我好啊,可千万别像你的丑妈妈。”母亲笑答道,可后来她竟莫名地撅起嘴,几次三番地打量起我,最后,竟突兀地冒出这么一句:“是啊,的确一点都不像……”
我正是在这一瞬间发现了母亲内心的秘密。当时,母亲眼睛的深处没有笑容,仿佛正看着一只恐怖生物般的视线落在我身上。
母亲变得不再慈爱,完全是因为我长得一点都不像她。这便是此时我得出的答案。为什么长得不像就不行呢?对此我从未思考过。或许,我漠视了“人都喜欢长相酷似自己的孩子”这一自然法则。
的确,从没有人说起过我们母女俩相像,但我也从未认真考虑过此事。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