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
作者: 郭寇清 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1字数: 290000版次: 1页数: 309印刷时间: 2006/10/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17780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制度分析的逻辑,将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了企业制度变迁的规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制度变迁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企业制度变迁规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实证的考察,得出了基于本书的企业制度综合分析框架既能对企业制度形成与演变的历史作出解释,也能对企业制度的现在和将来作出较好预测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理沦探讨和实证考察,本书试图回答几个至今还在困扰经济学界的重要问题: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会从一种制度形态变迁到另一种制度形态?企业的有效边界在哪里?同时,试图对企业制度变迁背后的关键因索给予解释。
作者简介
郭冠清,1967年2月出生于河北魏县,1982年考入河北大名师范学校,1985年被推荐到邯郸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1987年回到河北大名师范学校,1990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3年留任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1994年进入北京海通公司,1999年重返校园,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会理事、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衡水市政府经济顾问等。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科学的态度:理论研究出发点
1.3 范式和研究纲领
1.4 马克思主义范式的研究纲领
1.5 文献综述
第1篇 企业制度变迁的微观基础
2 “实践人”假说
2.1 “经济人”假说及其相关的研究
2.2 “经济人”假说的最新研究进展
2.3 “实践人”假说
2.4 关于人性行为假定的进一步说明
3 企业制度变迁的逻辑
3.1 制度的逻辑
3.2 制度需求:交易成本的作用
3.3 制度需求:生产力的作用
3.4 制度供给:政府的作用
3.5 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其他因素
4 技术进步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4.1 技术与制度
4.2 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可能集扩大
4.3 技术进步带来规模经济
4.4 技术进步对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4.5 信息技术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4.6 技术进步与企业制度变迁
5 文化因素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5.1 已有研究状况
5.2 文化维度与文化模式
5.3 价值模式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5.4 伦理模式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5.5 其他文化因素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6 企业制度变迁模型
6.1 模型的建立
6.2 关于模型的说明
6.3 企业的性质
6.4 企业制度的变迁
6.5 企业的规模
6.6 文化、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
第2篇 企业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
7 企业制度的起源
7.1 家庭及相关组织
7.2 市场组织和市场模式
7.3 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8 企业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8.1 合作制企业的尝试
8.2 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9 企业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9.1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
9.2 我国官营组织和国有企业的演变
9.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9.4 日本国有企业的“三起三落”
10 企业制度的渗透与发展
10.1 知识、生产力与企业制度
10.2 管理革命:现代工商企业的出现
10.3 知识革命:学习型组织的出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企业性质的综合分析框架
2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解读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重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