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欧洲文明的守望者
分類: 图书,旅游,旅游摄影/画册,
作者: 红石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135000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6535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总编李栓科,《时尚旅游》主编廖敏,《华夏地理》主编李永适,联袂推荐!
我们沿着河流去旅行,某一段,它是浩荡的巨川;另一段,它是柔美的溪流。在纷繁的景致中,我们经历着特别的故事:辉煌,贫瘠;战争,和平;信仰,毁灭;眼泪,欢笑……我们试图通过走近一条河流,去触摸一段过往,认识一个族群,了解某种生存方式。 某种意义上说,对多瑙河的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不仅是当今欧洲,也是全世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副标题“欧洲文明的守望者”之题中意。
内容简介
红石,一个深具人文关怀的摄影师,扔有海外与国内工作,生活的双重阅历,带着对欧洲文明与市井变迁的好奇,对欧洲地理及其人文风貌深入了解的兴趣,用了近一年的准备时间,完成了从多瑙河源头到出海口的探寻。他的旅途见闻,有对当地文化的重新发现与交融体验,也有对历史文明的评述与感叹,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200多张图片从超过1万张胶片中精心选取出来,从场景、人物、细节,到自然风光,无所不包。其地理跨越之大,时间跨度之长,题材内容之丰富,均为国内罕见。同时通过桥梁、宗教等专题介绍,读者将更进一步领略到一个真正的欧洲,一种系统而深具生命力的欧洲生活。某种意义上说,对多瑙河的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不仅是当今欧洲,也是全世界所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也正是本书副标题“欧洲文明的守望者”之题中意。
作者简介
本名陈群,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1991毕业于美国奥克兰大学(OAKLAND UNVERSITY),医学物理博士,现定居美国科罗拉多州,长年往返于中国和美国,从事肿瘤研究20年,同时以自由撰稿人和职业摄影师的身份走世界,近四年来,一直是《时尚旅游》杂志的答约摄影师。
目录
奥地利
斯洛伐克
匈牙利
克罗地亚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德国
外篇-大桥
教堂
索引-帝国
人物
媒体评论
多瑙河几乎穿越了整个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它孕育了欧洲文明。而红石这位美国奥克兰大学医学物理博士,却作为北京某时尚旅游杂志的签约摄影师,把从多瑙河源头到出海口的欧洲呈现给我们,他呈现的是一个丰富而又有别于我们所熟知的欧洲图景——那是一程欧洲腹地的深度之旅,也是一段追溯欧洲文明的探寻之旅。
当然,作为摄影师的红石,他的镜头就是他的呈现,他那里不仅有多瑙河河畔的历史,更有对历史的反思与追求。他就此表示:“我并不仅仅是为了拍几张纪念照,而是在旅行中跟当地人沟通和交流,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只是愿意把最美的呈现给大家。”
而某种意义上说,红石的这种探索,亦是对家园与区域、文化与记忆、技术与生态、政治与战争的思考,这就已经不仅是欧洲了,红石镜头面对的是这个世界。
关于河的一种正确_读红石的《多瑙河:欧洲文明的守望者》
从很远的地方去看一条河,这样的做法怎么都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对于多瑙河这样久负盛名的河流,每年冲着它去的人肯定多的不在话下。在久负盛名之下,怀着百感交集的人一般属于多数。一个人的澎湃在一条的澎湃面前其实不值一提。当然不值一提也是可以提的,做不到觉醒,也是可以得到安慰。对于多瑙河,红石显得很沉静,这种沉静多少有点见过世面的表现,但是落在纸上,起码成为了我喜欢的一种。
对于多瑙河,显然红石是正确的,那应是欧洲人的爱情,也是欧洲人的欢乐。作为一个来看风景的人,可以选择的仅仅是经过,而不是寻找,关于经过,红石充满着耐心并且毫无乏味。
他没有用个人的经验去躲避多瑙河那些久负盛名,而是平缓的面对这些,对多瑙河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在时间中,认真的把一条河走完时,也没有用抒情来把这个行为显得过于陶醉。
因为这条河,红石在路上和一些人遇见。这种遇见红石在书写上,也仅仅是遇见的本身,而没有把这种遇见向上写,更没有向下写。这些遇见都是随遇而来,随遇而去,遇见时,大家是兄弟,离开时人人不相关,这些想起来就像是一条河,抛开人,这里和那里的河都是相似的。顺河而上下,这里和那里的人生都是相似的一生。人可以做的,不过是让这一切不是发生在梦里和天上,那么去那里经过一条河显得太不重要,河就是河本身,而所有的人不过
需要纪念自己的生命还存在。
从整本数来看,红石是认识到不管自己怎么写也是写不过这条河水本身,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对这条河的尊敬一直贯穿在这本书的始终,并没有指望这种尊敬让自己可以融入这条河的两
岸和下游。当然红石从没见到多瑙河起,就开始承认多瑙河是美的,因为这种美,他给出的余地是,多瑙河不再是一条被精心打扮的河,在涉及过去和现在这两种相对中,在人类和所谓的文明面前,红石还是沉静的,并没有表现出睁大眼睛的痕迹。
书中开始有过一句话“上善若水”,这句话实在虔诚,那么每个人都应该像红石那样从头至尾走完一条河,回过头看时,可否用泥沙俱下定义每个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