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世界政治 ,
作者: 周凡,李惠斌主编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408000版次: 1页数: 425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1493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随着1968年“五月风潮”的结束和西方7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危机” 的出现,部分新左派理论家开始以多种方式解构古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并对意识形态的自主性进行立论和诠证。后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中,重新调整社会主义策略并重建对社会主义价值的信念。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背景、问题域及其理论特征。以期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国外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现状、问题域及其争论点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周凡,西方哲学博士,现为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副主编,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及国外马克思主义,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多次获得学术研究成果奖。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译文)3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和有关报刊、网站及内参转载。
目录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发生学探察(代序论)
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构
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儿?
阶级“战争”及其之后
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
后结构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分析:以阿兰巴迪欧为例
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劳动、学习与历史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访谈录
政治、辩论和学术:欧内斯托拉克劳访谈
尚塔尔莫菲谈竞争主义、卡尔施米特以及激情在政治中的作用
欧内斯托拉克劳与尚塔尔莫菲访谈
接合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斯图亚特霍尔访谈
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
主体立场、接合与本质主义的颠覆
技术、占有与意识形态:超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分
激进政治的未来——论拉克劳、莫菲与无政府主义
变化的动力:阶级、政治和市民社会——从马克思到后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话语与后马克思主义问题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运动
后马克思主义和新社会运动
论后马克思主义与新社会运动
后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
“心灵的社会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运动
实践的后马克思主义和生态主义能做些什么?
编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