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形成(中文版精装)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张光直,徐苹芳 等著
出 版 社: 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6-1字数:版次: 1页数: 416印刷时间: 2004/06/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铜版纸I S B N : 9787801872203包装: 精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利用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动力及其历史进程,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多是近数十年来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界研究的重大学术课题,诸如中国人的起源,中国旧石器的特点,中国农业的起源,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的形成及解体,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社会的诞生,商周文明社会的特点和演变,秦的统一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巨大影响,等等。因此,本书的撰写必须立足于这些学术课题最新研究成果之上,采诸家之长,成一家之言。
本书是集体撰写,各章节执笔学者在阐述各自的学术见解的同时,都力图保持全书的连贯性和统一性。
一
中国文明的形成包括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初期的发展,这个历史阶段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00多万年到公元前3世纪,经历了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三代。秦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新时代,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是到公元前2世纪末的汉武帝才完成的。因此,本书所阐述的中国文明形成的历史也叙事至汉武帝时期而止。这段历史在历史学上属于远古史的范畴,在商代以前更属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史的范畴。司马迁的《史记》是我们研究这段历史的基本文献。《春秋三传》、《尚书》、《竹书纪年》、《世本》、《国语》、《战国策》等也是先秦史的重要文献。然而,在史前的阶段,我们得不到当时的文字记录,都是后世追述的传说。传说不是历史。因此,史前的历史一直被近代的中国史学家们认为是可疑的。史料辨伪从清代的崔述到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整理先秦史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传说虽然不是历史,但是,从一脉相承的传说中,不可否认它确实是透露了当时社会历史的某些影子。蒙文通的《古史甄微》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为我们利用古史传说中所保存的史实作了有益的研究。现在还没有条件指证传说中的帝是考古学上的哪一种文化,我们却相信传说中的相当多的内容并非虚构。在丰富的中国文献史料中,我们切不可低估传说时代的史料价值。问题在于如何使古史传说与考古学文化进一步相结合,这是我们今后中国远古史研究工作中要克服的难题之一。
近代出土的先秦文献史料中以甲骨、辞最为重要,由于甲骨辞的发现使商史研究为之改观,陈梦家的《殷墟、辞综述》一书作了全面的综合研究。金文和秦代简牍的发现和研究也极为重要,金文对西周史的研究有决定性意义,而湖北云梦睡虎地和湖南里耶等处出土的秦简,也为我们研究秦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崭新的史料。
先秦史的研究在近几十年中主要是讨论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分期的问题,理论的阐发,史料的诠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先秦史的研究上,历史学界愈来愈注意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文献史料与遗迹遗物并重,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角度的调整,视野的开阔,成为近年先秦史研究的主流。
中国远古史从有人类的足迹开始,到有文字记载的商代,约经历了100多万年的史前时期。史前时期的历史主要靠考古学来研究。史前考古学是史前史的主要史源。商周考古学对商周史的研究,虽然不像史前考古学对史前史那样密切,但其重要性并不逊于前者。因此,考古学的研究对中国远古史的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20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史前考古学方面已初步建立了它的构架体系,为研究中国远古史奠定了基础。利用考古学的研究成果来重建中国上古史是中国考古学的学术传统,安阳殷墟的发掘对商史的研究所起的作用便是一个绝好的例证。
内容简介
中国文明形成的研究是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界的重点研究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书利用中国考古学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取材丰富,论证严谨,为近年所见论述这类课题的比较全面的专著,尤其是对中国文明形成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的探讨,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目录
夏、商、州、春秋、战国、秦、汉世系表
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序言
第一章 中国早期人类
第二章 农耕生活的开始
第三章 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转变
第四章 文明的形成——龙山时代与龙山交互作用圈
第五章 王的兴起与城邦的形成
第六章 中国青铜时代和三代社会
第七章 东周社会之剧变
第八章 秦汉帝国的形成与统一
第九章 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十章 近年的重要考古发现
注释
附录一 中国远古至秦代重要考古遗址一览
附录二 部分陶器、玉器、青铜器图样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