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南蚕丝被★3斤柞蚕丝被180*220【100%柞蚕丝】缎条纯棉面料

树南蚕丝被★3斤柞蚕丝被180*220【100%柞蚕丝】缎条纯棉面料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生活日用,创意家居,

树南蚕丝被★3斤柞蚕丝被180*220【100%柞蚕丝】缎条纯棉面料
树南蚕丝被★3斤柞蚕丝被180*220【100%柞蚕丝】缎条纯棉面料

>>>更多商品点击图片进入本店........

树南蚕丝被★3斤柞蚕丝被180*220【100%柞蚕丝】缎条纯棉面料

品牌: 树南

填充物含量: 90.1%-100%

季节: 夏凉被

尺寸: 180cmX(范围200-220)cm

工艺: 其他

清洁方式: 不可水洗

种类: 蚕丝被

货号: ZCSBMS30

重量: 3斤以下

主要特性: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而以蚕丝作为内质的蚕丝被,则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得天独厚的品质和优点

功效简介:

天然蚕丝所含的特殊“丝胶”SERJCIN成份,具有抗过敏、亲肤等保护作用,长期使用蚕丝被,确能促使人体健康,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促进睡眠。蚕丝的丝胶成分含有18种氨基酸,能散发出细微分子又叫“睡眠因子”,可使人的神经处于安定状态。能降低睡眠时心脏和血管承受的负荷和压力,增进睡眠质量,减缓衰老。

二是良好的御寒力和恒温性。蚕丝被具有“纤维皇后”美誉,含有纤维中最高的“丝容积空隙”天冷时能降低热传导率,保暖性胜过皮、棉,天热时又能排出多余的热量,使被子内的温度保持舒适。

三是具有防螨、抗菌、抗过敏及亲肤的天性。蚕丝的丝胶成分,不仅可使人的皮肤细腻、光泽,而且具有防止螨虫和霉菌滋生的能力,对过敏体质更有益处。

四是预防风湿症、关节炎及皮肤病。天然蚕丝中,含有一种叫“亲水侧边氨基酸”的物质,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加以排除,维持被子内干爽,保持舒适,对风湿症、关节炎、皮肤病尤其有益。

蚕丝被种类及其特性

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类纤维,是自然界唯一可供纺织用的天然长丝。分为家蚕丝与野蚕丝两大类:

(一)桑蚕丝:最早在我国利用的天然纤维,久负盛名,是高级纺织原料,纤维细柔、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吸湿好。

(二)野蚕丝:以柞蚕丝为主要产品,也是最早在中国利用的蚕丝。它的纤维比桑蚕丝略粗,强伸度要比桑蚕丝好,耐腐蚀性、耐摩擦性、吸湿性等方面也比桑蚕丝好,但它的细度差异大,柔软度也相对较差,但其使用寿命是桑蚕丝的3倍以上。

生产蚕丝被的时候,由于选择原材料的不同,而蚕丝被也会有不同的类别,只要原材料保证是纯正上成的,蚕丝被的品质都能得到保证,但其特性会有所不同。纯桑蚕丝被,表现的更为柔软、贴身、舒适;纯柞蚕丝被,表现的更为弹性、吸湿、透气、保暖;特殊工艺制作的桑柞混合蚕丝被,则能更好地集中两者的优势,尤其作为冬被,能更完美地表现出柔软、贴身、蓬松、透气、保暖的特性,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

如何鉴别蚕丝被真假如何鉴别市面上蚕丝被的真假呢?这里总结出一套简易识别蚕丝被的方法,仅供消费者参考。

一看标签: 产品名称、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及代号、规格、材料成分、净重等;如果不标以上内容,标注的内容不完整或夸大其词,消费者购买时要慎之又慎。

二看被套: 看被套的四角或边缘是否留有拉链开口,如果有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被胎的材质;如果整张被子缝得严严实实,当你提出要看被胎的材质时又被厂家或商家以拆坏为由搪塞时,这种被子很可能有“猫腻”。

三看胎质: 拉开被子四角或边缘的拉链开口,看丝的色泽是否光亮均匀而无萤光反射,丝是否长而富有弹性,如发现有棉絮、杂质、其他化纤丝或萤光反射,请消费者不要购买。尽量拉开拉链,以便观察到较大面积的被胎,避免四角是真丝而中间有掺假的情况。

四看燃烧反应: 蚕丝的燃点很低,燃烧后很快就熄灭,燃烧时冒出的烟是白色的,并伴有燃烧羽毛发出的蛋白质焦味,烧后的灰末脆而易碎,手捏即成粉;化纤料燃烧冒黑烟并带刺激性气味,灰末黑而手捏沾手,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五看漂白水实验反应:把蚕丝填充物浸泡在市面上的纯漂白水中,过几分钟后,若填充物被完全溶化,则为正宗蚕丝;若填充物没有被完全溶化而有剩余物,则存在不属蚕丝的填充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