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论丛

分類: 图书,艺术,艺术理论,
作者: 朱恒夫 主编
出 版 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1字数: 320000版次: 1页数: 361印刷时间: 2005/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6185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辑中亦收入了关于音乐、电影、美术与服务设计方面的论文,既能帮助人们确立新的理念,又有指导实践的意义,在同类论文中,质量都是较高的。
作者简介
朱恒夫, 1959年9月出生,江苏滨海人,在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与艺术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到美国柏克利大学等学校访问与教学。现为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同济大学艺术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占典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有《目连戏研究》、《中国文学史疑案录》、《中国京昆》、《花间集注析》、《史通注释》、《高僧传注》等十多部,在《文学遗产》、《世界宗教研究》、《文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长篇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主编致语
专题:弋阳腔研究
弋阳腔、青阳腔与“改调歌之”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戏曲史论与戏曲作品评析
论佛教对中国戏曲的影响
说南杂剧
南戏《祝英台》遗存考
元杂剧中的《世说》改编剧
世俗心态与士子情怀的特殊混融——以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为个案
明中后叶杂剧创作走向的文化省察
《啸斋曲五种》考论
八股文形式的《西厢记》评论
论明代戏曲评点中的戏曲本体观
阮大铖“娱人”戏剧观论略
传统戏曲改编的理论思考
二十世纪“道教与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述评——二十世纪“宗教与古代文学”研究述评专题
当代戏剧探索
戏剧《九三年》的中国解读
略论我国世纪之交的“人民戏剧”
音乐之道
正始音乐理论与美学思想
昆曲“俞派唱法”研究
影视之窗
论MTV中的镜头/蒙太奇语言
中国电影观众的民族特质
中国电影的思考
纪录片和机械论
美术之门
国家政治话语背景下的另类创作——关于文革时期的非主流美术
波普艺术与现代服装设计
稀见资料
南音正字红楼梦(第三卷)
南音正字红楼梦(第四卷)
封面、封底画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