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第2版)

分類: 图书,医学,中医学,中医临床,
作者: 袁肇凯主编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618000版次: 2页数: 351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301958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实验方法为纲,系统地阐述与中医诊断有关的实验研究的理论、技能及应用。除绪言之外,本书分为四篇,内容包括中医诊法实验研究方法、中医辨证实验研究方法、中医诊断动物实验方法和中医病证量化诊断及综合性研究等。本着加强学习传统中医诊法和辨证辨病的知识,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科研思路,提高实验技能的宗旨,针对中医诊断教学、科研、临床所需,内容涵盖了整体的、器官的、细胞的和分子水平不同层次的能较好地反映中医诊断特征的实验方法;针对中医教学、科研、临床所需,突出现代中医的特色。在应用资料的介绍方面,有述有评。本书的特点:宽视野、高起点、新资料、重应用。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各专业的本科生、七年制本硕士和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的实用教材。
目录
编写说明
绪言
第一节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科特点
第三节 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的学术地位
第四节 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概况
第五节 中医诊断实验研究的展望
第一篇 中医诊法实验研究方法
第1章 微循环观测
第一节微循环基本知识
一、正常微循环
二、病理微循环
三、微循环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微循环的检测技术
一、人体活体微循环观察
二、动物活体微循环观察
第三节微循环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诊法的微循环研究
二、中医辩证与微循环的关系
三、中医药对微循环的影响
四、病证演变与微循环变化
第四节微循环观测实验指导
实验1-1 爪甲望诊与甲襞微循环检测
实验1-2 舌质望诊与舌尖微循环检测
第2章热红外成像
第一节红外成像的基本知识
一、红外线的物理基本知识
二、人体生物红外辐射
第二节红外城像的检测技术
一、红外热像仪简介
二、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方法
三、医用红外热图的检测指标
四、红外热图检测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红外热像观察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面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二、舌部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三、经络的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四、气功效应的红外热像图的研究
第四节红外热像检测实验指导
实验2中医面部望诊的红外热像的检测分析
第3章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
第一节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基本知识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的基本知识
二、中医血管容积检测的机理
第二节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技术
一、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装置
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指标
三、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技术
第三节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中医望诊、脉诊研究
二、中医辩证学研究
三、疾病诊断研究
第四节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实验指导
实验3-1面部色诊与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
实验3-2中医舌色与舌光电血管容积图的检测分析
第4章舌苔脱落细胞学检测
第5章 超声诊断
第6章气相色谱检测
第7章临床量表评定
第8章脉图检测分析
第9章穴位探测分析
第10章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
第二篇中医辩证实验研究方法
第11章自主神经与内分泌检测
第12章血液流变学检测
第13章生物化学检测分析
第14章酶免疫技术
第15章细胞培养
第16章分子生物学
第三篇中医诊断动物实验方法
第17章中医动物实验基本知识
第18章中医诊断常用动物模型
第19章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第四篇中医病证量化诊断及综合性研究
第20章病证计量诊断
第21章计算机辩证
第22章中医诊断探索性实验
第23章中国临床诊断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