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20830-2007-基于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的功能安全通信行规——PROFIsafe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作者: 本社 编
出 版 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158000版次: 1页数: 75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GB/Z20830-200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GB/Z 20830修改采用PNO(PROFIBUS用户组织)的《PROFIsafe PROFIBUS DP和PROFI NET IO安全技术行规》(V2.0版),主要差异如下:
a)原文第1章经过修改成为GB/Z 20830的引言;增加GB/Z 20830)的第1章;
b)将原文第3章中的缩略语部分修改为GB/Z 20830的第4章,其后的章节按顺序调整,并修改文中相应的引用条目;
c)删除原文4.1,其后的章节按顺序调整,并修改文中相应的引用条目;
d)删除原文11.1,其后的章节按顺序调整,并修改文中相应的引用条目;
e)原文图、表按GB/T 1.1重新编号,并修改文中相应的引用条目;
f)原文的第12章修改为GB/Z 20830的参考文献;
g)原文的第13章修改为GB/Z 20830的附录A,并修改文中相应的引用条目;
h)按照GB/T 1.1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西南大学、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中石化装备总公司、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浙江中控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5 概述
5.1 PROFIsafe V2.O版的主要改进
5.2 -般要求
5.3 安全通信原理(黑色通道)
5.4 “黑色通道”的边界条件和约束
5.5 安全行规
5.6 特征和应用
6 安全行规的基础
6.1 系统特征
6.2 PROFINET IO和PROFIBUS DP内的循环数据交换
6.3 安全层使用的标准通信服务
6.4 通信结构
6.5 安全层对总线部件的影响
6.6 风险考虑
6.7 应可控的出错情况
6.8 PROFIsafe安全措施
7 安全层服务
7.1 PROFINET IO和PROFIBUS DP的基础
7.2 PROFIsafe帧结构
7.3 F主机服务
7.4 F-设备服务
7.5 安全时间监视
7.6 诊断
8 安全层协议
8.1 PROFIsafe动态特征
8.2 故障事件中的反应
8.3 F-启动和改变协调
9 安全层管理
9.1 F参数结构
9.2 i参数
9.3 安全参数化
10 标准化的F-I/O数据格式
10.1 PROFIsafe使用的数据类型
10.2 标准“F通道驱动程序”的规则
10.3 F-I/O数据描述的安全性(CRC7)
10.4 DataItem Data Type(数据项数据类型)部分
10.5 关于“F通道主机驱动程序”的建议
11 概率的考虑
12 PROFIsafe的使用
12.1 兼容性和从V1模式到V2模式的迁移(V1-mode-V2-mode)
12.2 F-模块调试/维护
12.3 安全要求的持续时间
12.4 LED指示
12.5 在PROFINET IO和PROFIBUS DP中的重试
12.6 反应时间
12.7 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数据图表值
12.8 信息安全
12.9 识别和维护功能
12.10 PROFIBUS的安装指南
12.11 认证
附录A (资料性附录)CRC计算
参考文献
图1 PROFIBUS DP和PROFINET IO上的PROFIsafe V2
图2 IEC工作状况
图3 黑色通道原理
图4 安全层体系结构
图5 用于安全相关的数据报文模型
图6 组合系统配置
图7 循环数据交换
图8 PROFINET IO通信层
图9 多端口交换机总线结构
图10 线型PROFINET IO总线结构
图11 利用路由器跨越网络边界
图12 完整的安全传输路径
图13 整体安全功能
图14 通信的比例风险
图15 错误控制措施
图16 PROFINET IO设备模型
图17 模块化设备的应用关系
图18 应用关系和通信关系(AR/cR)
图19 PROFINET IO报文格式
图20 单个PROFIsafe帧
图21 状态字节
图22 控制字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