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西部边境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发展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唐德海,梁文明,訚金童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字数: 260000版次: 1页数: 205印刷时间: 2006/04/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5977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东部一西部边境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发展研究》一书:是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取得的一项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综观全书,不难看出他们为此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其亮点主要有:
——全书较为完整地展现出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和西部边境省区内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及其所积累的经验,并就影响工程可持续实施的若干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对教育对口支援理论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例如:概括出中国教育公平理论和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对深入推动教育机会均等有现实意义;构建教育多元对口支援发展理论框架(中央政府统筹规划,教育对口支援主体多元化,教育受援客体的多层次性);建立包括目标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督导评估机制在内的,以长效性为标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全书最后指出了“从出口支援到合作共赢”,是教育对口支援新的价值取向,引导支援者与受援者加深与提高对这一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创举的共识。
本书用实证方法,论证在西部边境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工程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内容新颖,论据充足,对不同读者,都能“开卷有益”: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是一本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如何整体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辅导书;对教师等教育者而言,它是可供适时使用的教师培训教材;对各级党政干部、支援干部和学校管理者而言,它是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启示录和工具书;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而言,它是一本信息量大、值得品味的专著。
我真切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探求对中国边境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以期取得新的更多的成果。
目录
第一章教育公平:中国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
第一节教育公平概念
第二节教育法律法规: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的保障
第三节推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国家政策措施
第四节西部“两基”攻坚:促进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第二章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当代各国的实践和探索
第一节全民教育: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国际努力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艰难跋涉
第三节发达国家:从入学机会均等到学业成功
第四节共同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章教育对口支援:中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明智选择
第一节中国提出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节中国提出实施教育对口支援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教育对口支援对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中国大陆教育对口支援的布局
第一节国家对口支援重点——西藏
第二节省对省(自治区)——东部发达省市支援西部边境省区
第三节省区内教育对口支援
第五章教育对口支援方与受援方经济社会发展之比较
第一节支援方与受援方现代化发展指标之比较
第二节北京与内蒙古
第三节广东与广西
第四节上海与云南
第五节山东与新疆
第六节天津与甘肃
第七节全国支援:造就了神奇西藏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章东部发达省市对西部边境省区教育对口支援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过程管理与成效
第二节典型案例一:两广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第三节典型案例二:上海推动民间对口支援内蒙古教育
第四节典型案例三:教育部启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
第七章西部边境省区内部教育对口支援发展态势
第一节西南三省区内教育对口支援健康发展
第二节西北三省区内教育对口支援成效显著
第三节省区内教育对口支援典型案例
第四节境外基金援助:西部边境地区教育投资的重要补充
第八章中国教育对口支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
第一节多元对口支援:我国教育对口支援的理论创新
第二节教育对口支援运行机制探析
第三节多元对口支援运行机制的构建
第四节教育对口支援系统功能发挥的环境分析
第九章对我国教育对口支援的展望
附录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
附录二教育部、国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组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指导
附录三教育部关于实放“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
附录四22个人口较少民族简况
附录五广西壮族自治区县级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
附录六2005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北京宣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