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周勋初 著
出 版 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189000版次: 1页数: 194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905416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应该说,文学批评史只是周先生众多研究方向的一支……然而令人钦佩的是,在其数十年并不连贯的研究生涯中,做出的工作却极富原创性,有着越嚼越出味的学术魅力。
——汪涌豪:《久积精思遂臻高明》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一书,以二十万字的篇幅展示长达三千年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在同类著作中可能是最为简洁的。此书出版后广受学界欢迎,不但在国内多次印刷,而且被译成日文、韩文,在国内外许多所大学被采为教材,除了其简洁明了的优点之外,其内在的“一以贯之”的清晰脉络显然是最重要的原因。
——莫砺锋:《贯通历代弥纶群言》
《小史》繁简有别,实是依就史实平衡裁量所得。唯其如此,批评史中重要的问题基本都包括在内……如此疏而不遗,俭而无阙,使莠稗咸除,菁华毕出,全书的眉目更加清楚,重点也更加突出了。
——蒋凡、汪涌豪: 《发现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独特会心》
周勋初先生写过《中国文学批评小史》,作了非常可贵的努力,十分简洁而又清楚明白地介绍了重点人物和重点著作的文学理论批评观点,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正确评价。我以为小而精的批评史著作要写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它要求作者高屋建瓴,对整个批评的发展有深刻的认识,有自己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张少康: 《谈中国文学批评史编写的几个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系统地加以论述。自先秦至晚清,共分七编,后有小结。著者关注每一阶段时代思潮、社会风气和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背景上介绍文学理论的兴起与汩没,以及各家各派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学术界普遍认为此书文字深入浅出,条理明晰,内涵很丰富。著者在辨析各家理论时,也有不少创见,足供学者参考。出版三十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欢迎,前后翻印多次;国外也有多所大学用作教材与参考书,且有译本行世。
作者简介
周勋初先生,1929年生,上海市南汇县人。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顾问,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顾问。先后出版《高适年谱》、《韩非子札记》、《九歌新考》、《文史探微》、《当代学术研究思辨》、《唐人笔记小说考索》、《诗仙李白之谜》等研究著作多种,后合编为《周勋初文集》七册。整理的古籍有《唐语林校证》等多种。主编《唐诗大辞典》、《唐人轶事汇编》、《册府元龟》校订本等著作多种。纂辑《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一书。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内如《梁代文论三派述要》、《刘勰的主要研究方法——“折衷”说述评》、《从“唐人七律第一之争”看文学观念的演变》等文在古代文学理论界有重大影响。
目录
题记
小引
第一编 先秦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诗言志”说的形成
第二章 道家对有关文学问题的一些看法
第三章 儒家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
一、孔子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
二、孟子提出评论文学作品的一些原则
三、荀子建立正统的文学观
第四章 法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编 两汉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汉儒诗歌理论的总汇《毛诗大序》
第二章 汉代学者对辞赋的不同看法
第三章 扬雄发展了正统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王充对汉代正统学风的批判
一、几项重要的文学主张
二、对后代的影响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曹丕首先写作专篇论文《典论论文》
第二章 陆机总结创作经验的文章 《文赋》
第三章 葛洪的文学进化观
第四章 南朝文学理论的斗争和发展
一、声律论的创建和影响
二、裴子野和萧纲的论争
三、萧统主张文质并重
第五章 刘勰的巨著《文心雕龙》
一、生平和作品的概况
二、立论原则
三、文学和时代的关系
四、构思和修养的关系
五、意境和比兴的问题
六、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七、风骨和风格的问题
八、文体论
九、创作论
十、批评论
十一、馀论
第六章 钟嵘评论五言诗的专著《诗品》
一、论五言诗的长处和“滋味”
二、五言诗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三、分品的历史渊源和标准
四、论继承和流派的问题
第四编 隋唐五代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唐初的文学批评和杜甫的诗论
一、各家对南朝文风的批判
二、陈子昂的先导作用
三、杜甫的“集大成”理论
第二章 元稹、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第三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第四章 司空图的风格论和诗味说
第五编 宋金元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宋初诗文革新运动的开展
一、宋代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者的历史作用
二、欧阳修起承先启后的作用
第二章 道学家抹杀文学的谬论
第三章 苏轼对创作经验的阐述
第四章 黄庭坚的诗论和江西诗派的形成
第五章 南宋诗人对江西诗派的批判
第六章 宋人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
一、诗话的形成和发展
二、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三、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四、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七章 元好问的优秀诗篇《论诗三十首》
第八章 婉约派和豪放派的词论
第六编 明至清中叶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明代诗文拟古主义者的纷争
一、高楝的《唐诗品汇》
二、台阁体和茶陵诗派
三、前后七子拟古理论中的同异
四、唐宋文派的改弦更张
第二章 李贽和公安派的创新学说
一、李贽的童心说
二、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观点
三、竞陵派追求“别趣奇理”
第三章 明末清初三大学者的文学见解
第四章 叶燮探讨诗歌原理的著作《原诗》
第五章 清初诗坛的纷争
一、王士稹的神韵说
二、格调派和性灵派的争论
三、肌理说和宋诗派
第六章 桐城派的基本理论和发展
一、方苞提倡“义法”之说
二、刘大槐讲求神气音节
三、姚鼐主张义理、考证、文章 相济
四、桐城派的支流与馀波
第七章 明清文人对民间歌曲的评述
第八章 明代戏曲理论的争论和发展
一、早期戏曲理论家的先导作用
二、吴江派和临川派的争论
三、王骥德发展了两派的理论
第九章 李渔《闲情偶寄》论戏曲创作与舞台表演
一、李渔的为人
二、几项重要理论
三、馀论
第十章 李贽和金人瑞的小说理论
第十一章 浙派和常州词派的词论
第七编 清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
第一章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文学见解
第二章 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文学理论
一、翻译理论
二、新民体
三、诗界革命
四、小说界革命
第四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第五章 王国维集资产阶级美学之大成
一、生平简介
二、《红楼梦评论》
三、《人间词话》
四、《宋元戏曲考》
小结
附录一 发见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独特会心——评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
附录二 《中国文学批评小史》写作中的点滴心得
复旦新版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篇先秦的文学批评:
春秋、战国之时,奴隶社会正在向封建社会转化。前后数百年间,时局剧烈动荡。代表新旧生产关系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通过他们的思想家,对社会问题纷纷发表意见,展开热烈的论战。这就是中国学术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在自由的争鸣空气中得到发展的。先秦时代的学术繁荣就是明显的例证。但因当时还处在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各门科学处在草创的时期,因而先秦之时还未出现过系统的文学批评。各大学派曾对文学艺术问题发表过意见,但这些材料大都比较零星片断,而且和其他学术问题混杂在一起,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各大学派其他方面的学术思想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掌握这一阶段文学批评的发展线索。
当时的人使用的词语也值得注意。他们所谓“文”,包括文化学术、典章制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含义甚广;他们所谓“文学”,则是文化学术的总称,但也包括文学问题在内。当他们讨论诗歌问题时,则是在对文学问题发表专门的见解。儒家学派对“诗”作了很多探讨,道家学派的文学见解则更多地是从它的哲学思想中派生出来的,法家人物基于政治上的需要而提出了功利主义的主张。
总之,先秦的文学批评虽已获得一定的成就,但它毕竟处在萌芽状态,缺少体系完整的著述。不过先秦学术又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后代文人无不受其影响,因而它在批评史的发展过程中却也起了滥觞的作用。
第一章“诗言志”说的形成:
中国文化发展很早,从商代起就有完整的记载,而自西周到东周,更有大量的诗歌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