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中国——我的『七零』印迹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法]白乐桑 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80000版次: 1页数: 155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60280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一种慧心的激动,只为看到一些“印迹”描绘得如此鲜明,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美和源远流长;只为发现一些基本概念表述得如此精当,标识并解码中国文化,还借助双重目光而事半功倍。一副西方的眼光看中国,同样也有一副亚洲的目光看西方、它的价值观乃至“野蛮”;这正是一种相邀,彼此要加深理解,进一步考虑究竟是什么拉近我们,究竟是什么促使我们,中国人和法国人,彼此同样吸引,相互默契,往往共谋大事。这就是本书首要的效益。这匍匐的行程记录了好奇心、时而的不解、始终的敬重。
一种审美的激动,只为重新发现一些词语和概念的含义、义符文字的诗意、对朴素美的共同喜爱、先于理性的感性至上。多么美好的篇章,尤其当今世界全球化令人堪忧,日益以冰冷的计算为标志了。
一种情感的激动,近乎普鲁斯特式的,重又发现一些味道,忆起已经半遗忘的印象和感觉;这些感觉和印象,我也有过同样体验,大约在同一时期,70年代初,我作为年轻的外交官,来到这个当年万难进入的中国世界。也同样因为观察到,尽管经历无数曲折历程,多少世纪以来造就中国崇高声望的价值,却能够超越时间,完好无缺,仍然富有活力。
我国越来越多的人,特别受益于本书作者展开的活动,发现或者愿意进一步了解中国,也有许多入愿意通过别人的领悟,来加深对自身的认识;我向所有这些人所能推荐的最好借鉴,莫过于这副自发而坦诚的、明察秋毫的目光,莫过于这些小步走向理解对方所留下的印迹。
作者简介
白乐桑(JOel Bellasserl),法国人。现为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兼职)。曾经荣获中国政府2003年颁发的“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并由法国教育部长授予骑士勋章。作为法国汉语教师协会创始人之一,任会长15年,现任该协会名誉会长。
1969年高中毕业后进入巴黎第八大学,主修哲学和汉语。1973年,成为法国第一批公派赴华留学生,前往当时的北京语言学院进修汉语,第二年转入北京大学。回到法国后,从1975年年底开始从事汉语教学、汉语教学研究和汉语推广工作。1978年获得法国博士学位的同时,通过了法国的汉语专业中学教师资格会考。
自1991年至2000年任巴黎第七大学副教授。1989年编写出版了个人第一套汉语教材——《汉语语言文字启蒙》。该书被法国高校、中学、民间团体和官方等部门广泛使用,多次再版,总计达9万余册。此外,还与他人合作,在法国国家语言教学中心成立了汉语教学研究组,潜心研究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语法。担任法国教育部汉语教学大纲主编,先后出版了《汉语语法使用说明》、《汉字的表意王国》、《说字解词词典》等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文章六十余篇。
目录
印迹(自序)
第一批交换生
古典音乐
加了白糖的西红柿
法国脸和大号码的鞋子
眼睛和走路
谦逊的盛宴
佛手和一两米饭
吃与消化
盘子里的哲学
假莱真做
会国使馆请吃饭
赖在医院练口语
不守纪律的法国人
荸荠的故事
冬天的颜色
城市
乡村
形形色色的笑容
安东尼奥尼
颐和园与无神论
“可能……”
再见了,中国
“礼物”还是“礼品”
冰岛
声东击西
哲学与保存西红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