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庙大观之3:杭州抱朴道院(VCD)

基本信息商品尺寸:14.2 x 12.4 x 1 cm商品重量:159 g格式:彩色配音语言:汉语普通话外文名:BAO PU TEMPLE IN HANGZHOU碟数:1出版社:中轻生活音像出版社发行公司:广州鸿翔音像制作有限公司文像进字:国语条形码:9787887110077ISRC:CNM120200030ASIN:B00118I4W6商品描述内容简介《中国寺庙大观之3:杭州抱朴道院》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西方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葛岭抱朴道院,是杭州最早的道教富观,为纪念三周东晋时期道学院理论家、医学家和炼丹术家葛洪而建。抱朴道院初名“葛仙洞”,元代被战火所毁;明朝重建后,又称“玛瑙山居”。现在为蜿蜒龙墙所围绕的抱朴道院,就是明清时期的建筑。抱朴道院的兴衰史,从著名的《葛仙庵碑》的碑文上可得到认证。那么葛洪又是何许人呢?公元284年,葛洪出生于句容士宦豪族家庭;祖父葛玄为三国吴国大鸿胪。父亲葛悌为晋邵陵太守。葛洪少时好学,广览群书,青年时即以儒学知名,兼有文才武略。东晋司马睿为丞相时,用其为属掾,后升咨议、参军等职,赐爵关内候。
据说,在葛洪近四十岁时,他辞官离家,经常州和扬州,来到杭州。有一天,他在游西湖的时候。发现现在的葛岭盛产红色的碧石,而且林石幽邃,灵秀特异。在此之前就喜欢研究道教经典、从祖父葛云的弟子郑隐处学习炼丹术的葛洪,决定购地结庐,潜居静息,炼制金丹。在葛岭顶的初阳台下,有一处几尽湮没的平台,相传就是葛洪炼丹的遗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专为这座炼丹台写过一首《葛仙翁丹鼎》诗,曰:“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书升霄;岩前宝磐传机韵,洞口灵池应海潮。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去渡云桥。”
如今,“仙人”已远去,我们登临葛岭,拜谒前人只能遥想往事了。编辑推荐在浙江杭州秀丽的西湖北岸,有一座小山,名曰葛岭。该山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据说葛洪在此山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并在井中投放丹药,饮者不染时疫,他还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人们将他住过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元代因遭兵火,祠庙被毁。明代重建,改称为“玛瑙山居”。清代复加修葺,以葛洪道号“抱朴子”而改称“抱朴道院”,遂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