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统计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经济,统计 审计,
作者: 范秀荣,苏继伟主编
出 版 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320000版次: 1页数: 260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8880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统计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经济及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统计学专业的学位主干课程。经过国内外统计学界多年的努力,该课程对统计学专业来讲,已经形成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试题库及教考分离、网络化自主学习的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对非统计学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所渴望的实用性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统计学》教材却不多见。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旨在帮助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推动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在内容上继承了原有教材的精华,关注国内外统计学发展的新成果,正确处理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关系,沿着现代统计学发展的主线,内容有适当延伸。(2)正确处理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突出方法的实用性。在理论介绍时,回避了繁杂的公式推导,对重要的统计原理,更多地应用试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行文风格上注重语言的逻辑性、通俗性、简练性。(3)教材中案例的选择注重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及社会学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统计方法的实用价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运用统计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每章后面附有多种形式的习题,学生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与要求”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有些章节穿插介绍了主流软件的功能和特点,以配合实验教学。(6)教材最后附有主要学习内容的实验操作指南,学生可以使用Excel处理搜集来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比较多地接触统计实例和体验现代计算技术处理数据的魅力。
作者简介
范秀荣,女,196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现为重庆工商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人力资源管理、农业经济。已培养博士生19名,硕士生50余名。出版教材多部,其中1995年出版的《统计学》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2003年出版的《统计学》为全国“十五”规划统编教材。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统计学的分科
第三节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五节统计学的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搜集
第一节数据的来源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
第三节统计调查问卷
第四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统计调查误差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统计数据整理
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节分配数列
第四节统计数据的显示
第四章综合指标与数据分布特征
第一节总量指标
第二节相对指标
第三节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定——平均指标
第四节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定——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节 分布的偏度与峰度
第五章时间数列
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第四节时间数列的因素分析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综合指数
第三节平均数指数
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五节统计指数的应用
第七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相关分析
第二节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八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一节抽样调查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抽样估计原理——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第三节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的估计
第四节必要的样本容量
第九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年)的基本内容和框架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主要指标
附录一Excel统计分析
附录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