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家作品选读——芥川龙之介
分類: 图书,外语 ,日语,日语读物,
作者: (日)芥川龙之介著,聂中华,曾文雅译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2-1字数: 826000版次: 1页数: 528印刷时间: 2007/0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14359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文学是了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窗口。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心理素质、语言特点、政治经济生活都会成为文学作品表现的内容,对于每一位日语学习者来说,对于每一位日本研究者来说,多读一些日本文学作品都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长期从事日本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义务向中国的读者介绍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中国人更多了解日本,了解日本民族。多一分了解,也就能多播下一颗友谊共存的希望的种子。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五年前就萌发翻译一些日本文学名篇的想法。最先开始接触的是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介川1892年生于东京,是大作家夏目漱石的晚年弟子,是二十世纪初日本“新思潮派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家,他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点于一身,代表了日本文学的最高成就。虽然芥川死时年仅35岁,但留下了几百篇文学作品篇篇都是精品,都值得我们好好研读。
作者简介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本姓新原,父经营牛奶业。生后9个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为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封建家族。龙之介在中小学时代喜读江户文学、《西游记》、《水浒传》等,也喜欢日本近代作家泉镜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的作品。1913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学习期间与久米正雄、菊池宽等先后两次复刊《新思潮》,使文学新潮流进入文坛。其间,芥川发表短篇小说《罗生门》(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确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学毕业后,曾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任教,旋辞职。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闻社任职,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闻视察员身份来中国旅行,先后游览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洞庭湖、长沙、郑州、洛阳、龙门、北京等地,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1921)和《江南游记》(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龙之介所写短篇小说先后六次结集出版,分别以《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和《春服》6个短篇为书名。
龙之介的小说始于历史题材,如《罗生门》、《鼻子》、《偷盗》等;继而转向明治文明开化题材,如《舞会》、《阿富的贞操》、《偶人》等;后写作现实题材,如《桔子》、《一块地》以及《秋》等。在创作中注重技巧,风格纤细华丽,形式、结构完美,关心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1925年发表自传性质小说《大岛寺信辅的半生》。1927年发表短篇《河童》,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制度作了尖锐的嘲讽。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享年35岁。
目录
地狱图
盗贼
竹林中
芋粥
罗生门
南京的基督
两位小町
寒冷
酒虫
猿蟹合战
秋天
河童
戏作三昧
老年的素盏鸣尊
蜘蛛丝
女体
沼泽地
六宫公主
梦
死后
秋山图
俊宽
白
早春
杜子春
矿车
鼻子
报恩记
魔术
蜜橘
仙人
舞会
山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