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福龄自选集——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庄福龄 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545000版次: 1页数: 739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83254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作者选辑近三十年的论著汇编而成的。全书含论文四十一篇,其中第一部分四篇,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和有关问题;第二部分五篇,集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特别是作者认为比较重要的理论,或理论界讨论比较集中或比较单薄的部分;第三部分两篇,分别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列宁思想和现实意义;第四部分三篇,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论;第五部分八篇,主要是研究有关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性与基础性理论成果;第六部分八篇,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第七部分八篇,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扼要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面临的挑战、任务和发展趋向;附录部分三篇。均为作者有关治学经历或学术观点的自叙。
作者简介
庄福龄,1929年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顾问。历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主任、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获吴玉章科研奖和政府特殊津贴。主编并参加撰写的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毛泽东哲学思想史》三卷本、《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简明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辞典》,还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理论成果》、《中国体制改革的哲学探索》和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工具书等,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获“五个一工程”奖,《马克思主义史》获“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多项获省部级奖。
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论马克思主义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脉络与理论创新
真理标准讨论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新篇章——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主编之一庄福龄教授
(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试论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创立及其历史作用
马克思——总结经验、创新理论的光辉典范
恩格斯及其面向新世纪的哲学纲领——《费尔巴哈论》的读书笔记
(三)列宁哲学思想
十月革命前列宁哲学思想发展的几个问题
列宁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胜利的战略思想
(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拓和创新
永恒的事业永恒的课题——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特点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Ⅰ)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20世纪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创业者
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试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实事求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理论活力贯世纪
睿智传千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深远意义
风范长存功勋永在——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的历史验证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Ⅱ)
(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Ⅲ)
附录学术经历和治学路径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