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医学史

分類: 图书,医学,特种医学 民族医学,
作者: 戴铭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2-1字数: 235000版次: 1页数: 125印刷时间: 2006/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635221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医学有悠久的历史。壮医具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的特点,除了广泛采用各种草药内服、外洗、外敷外,在民间尚流传着不少独特的医疗技术。针挑疗法就是其中之一种。
内容简介
壮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内容。壮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地区群众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壮族地区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经过广大壮医药工作者长期的不懈努力,目前壮医药在理论研究、诊疗方法以及壮药的发掘整理及应用推广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壮医药的理逾体系已经确立,应用技术日臻提高,壮药范畴与质量标准已初步确定和形成,壮医药的高等教育正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壮医药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正以其独特的功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为了给壮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更多合格的专门人才,以便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厅的支持下,广西中医学院根据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学的需要,总结二十多年来壮医药发掘整理和研究的成果,结合临床实践验证,编写了本套教材,供高等学校壮医药专业教学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去伪存真,保持科学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突出教材的民族特色。
《壮族医学史》介绍壮族医学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展示壮族医学发展的历史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壮族医学的源流和成就,知道壮族医学的学术特色以及独到的诊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为今后学好壮医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壮族医学史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壮族医药的历史贡献
第三节壮族及其社会历史概况
第四节壮族地区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与壮医药的关系
第一章壮医药的起源
第一节考古与神话传说
1.1考古发现
1.2神话与传说
第二节卫生保健
2.1居处
2.2衣着
2.3用火
2.4导引
2.5婚姻
第三节医药知识
3.1药物(药食同源)
3.2针灸
3.3外治法
第四节多种医药起源论
4.1医源于圣人
4.2医源于巫
4.3医源于动物本能
4.4医食同源
第二章 壮医药知识经验的积累与理论认识的形成
第一节 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
1.1对疾病的认识
1.2对疾病的诊治
1.3壮医的分科
第二节壮医理论认识的形成和发展
2.1对人体解剖及生理病理的认识
2.2病因病机方面
2.3诊断方面
2.4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第三节药物知识的积累和方剂的运用
3.1药物知识的积累
3.2壮医对毒药与解毒药的认识和使用
3.3方剂学的萌芽
第四节卫生保健、医事制度与壮医教育
4.1卫生保健
4.2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
4.3壮医教育
第五节壮医药与中医药的交流
5.1秦汉至隋唐时期壮医药与中医药的交流
5.2宋代壮医药与中医药的交流
5.3明清、民国时期壮医药与中医药的交流
第六节历代医家
第三章 壮医药学术体系的建立与壮医药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民族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间壮医药的调查整理
第三节壮医药学术体系的建立
3.1壮医理论体系的建立
3.2壮药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壮医药的全面发展
4.1壮医医疗
4.2壮医教育
4.3壮医科研
4.4新闻出版和学术团体
4.5壮药的开发研究与生产
4.6壮医药的发展前景
第五节壮医药与各民族医药的比较
5.1发展史
5.2基础理论
5.3临床治疗
5.4异同原因
第六节现代壮医药专家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