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现代形态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朱炳元,朱晓著
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258000版次: 1页数: 252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1515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当代实践,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再学习、再认识和再研究,深化了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推动了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同时,本书力求运用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有关热点问题,为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创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
第一节研究和掌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一、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情况
二、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
三、学习和研究劳动价值论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和逻辑
四、对否定劳动价值论的代表性观点的简单分析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根本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总方法和总公式
二、总公式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体现
三、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科学的抽象方法
一、科学抽象方法的内涵
二、马克思抽象方法的基本特点
三、掌握马克思抽象方法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四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
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的内涵
二、从思想史上看抽象上升到具体
三、正确理解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五节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
一、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统一
二、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的区别
三、历史和逻辑方法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六节辩证法
一、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地位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创新
三、用辩证法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第二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一、古希腊思想家“闪耀出”的“天才的光辉”
二、威廉配第:劳动价值论的最早研究者
三、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及其局限
四、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原型
一、价值实体
二、价值量
三、价值本质
第三节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一、西方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意义的争论
二、劳动价值论方法论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第三章劳动价值论与劳动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关于劳动的理论
一、关于劳动本质的分析
二、马克思的劳动范畴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展开
三、对未来社会劳动形态的预见
四、对劳动二重性的科学揭示
第二节劳动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拓展
一、社会分工对劳动形态变化的影响
……
第四章价值理论和资本理论
第五章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
第六章国际价值理论和全球化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