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铺子(DVD)
分類: 影视,电影,剧情,
品牌: 谢添马薇水华
基本信息商品尺寸:17 x 13.4 x 1.2 cm商品重量:59 g演员:谢添,马薇,韩涛,梁新,蔡元元导演:水华格式:彩色, 标准格式配音语言:汉语普通话分区:所有地区音频格式:汉语普通话 (数字杜比2.0)屏幕比例:1.33:1碟数:1出版社:深圳音像公司发行公司:广东大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映日期:1959年1月1日投放市场的日期:2010年12月27日片长:82 分钟ISBN:9787885315627条形码:9787885315627ISRC:CNF291000350ASIN:B004HB2QHS商品描述内容简介《林家铺子》的故事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的一个小镇上。1931年,日寇武装侵略中国,各地的青年学生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小镇上林老板的女儿明秀,因穿了日本产的旗袍,遭同学鄙视而羞怒地回家哭闹。林老板则依旧在贿赂商会会长得到默许后继续出售日货。他以年关大减价、八折大优惠作幌子,并以所谓的“一元货”方式做生意,挤垮了资本比自己少的同行,但同时也受到钱庄的高利盘剥和国民党官宪的敲诈勒索,女儿明秀也险些被警察局长所占。在这场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的争斗中,林老板破产了。铺子倒闭后,他带上别人的货款,和女儿一走了之。而受到更大打击的是更下层的朱三太,张寡妇这样的劳动人民。
水华:
1949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次年,与人联合执导了《白毛女》,并在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特别荣誉奖。此后,水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执导了影片《林家铺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等影响极大的影片。文革后,水华继续其电影创作,执导了著名影片《伤逝》,影片严谨、深沉、细腻、含蓄。被视为水华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蔡元元:
1949年,7岁时踏入影坛,在黄佐临导演的电影《表》中扮演小耗子一角。1954年,在影片《鸡毛信》扮演海娃,从此家喻户晓。196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后来到长影,1972年,导演了影片《合成羊毛》。1977年,任《暗礁》副导演。八十年代初,和哥哥蔡安安成立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大本营设在珠海。之后,公司引进外资,和内蒙台合作,成功地把张恨水先生的《啼笑姻缘》搬上了荧屏,并与澳门合拍了第一部电影《夜盗珍妃墓(上下)》,该部影片由蔡元元执导,集娱乐、惊险、奇特于一体,创造了89年第2位的销售记录,卖出拷贝300多个,一直传为佳话。1995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之际,以导演身份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作《大辫子的诱惑》一举震撼的影坛,这是一部反映澳门本土文化的影片,填补了澳门电影业的空白。
韩涛:
1946年,进入“中电”,参加影片《圣城记》、《忠义之家》的演出。1947年,参与的影片有《白山黑水血溅红》、《追》、《郎才女貌》。1948年,在《哑妻》、《何处不相逢》、《三人行》等影片中担任演员。1949年,参加演出的影片有《杀人夜》、《几番风雨》、《欢天喜地》。50年代,参加演出影片十余部,主要有《李时珍》中的包乡绅,《家》中的高克明即三老爷、《聂耳》中的歌舞班老板,《林家铺子》中的余会长等,虽扮演的多是配角,但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1963年,在《桃花扇》中扮演阮大铖一角,后逐渐退出影坛。
谢添:
1936年,明星影片公司拍摄《夜会》,临时顶替一位因病不能演出的演员,从此进入影坛。后相继参加拍摄《马路天使》、《生死同心》、《压岁钱》、《四千金》,并主演《母亲的秘密》、《梦里乾坤》等影片。1937年,抗战爆发,加入电影界工作人协会,并参加了著名的《保卫芦沟桥》的演出。“八・一三”后,随上海影人剧团奔赴各地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演出活动。1939年,进入西北影业公司,参加影片《风雪太行山》的拍摄。抗战胜利之前,还曾参加《重庆二十四小时》、《结婚进行曲》、《日出》、《雷雨》等话剧的演出。抗战胜利后,进入“中电”三厂,参加拍摄《圣城记》、《追》、《郎才女貌》、《十三号凶宅》、《深闺疑云》、《满庭芳》等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艺术创作的新时期,先后在《民主青年进行曲》、《走向新中国》、《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无穷的潜力》等影片中饰演了各式各样的角色。1958年,在中法合拍的儿童故事片《风筝》中饰演老古玩店商人,并与桑弧合作导演影片《探亲记》。1959年,在著名影片《林家铺子》中成功地完成了林老板形象的塑造。之后导演影片十余部,风格多样,感情真挚,富于幽默感。《小铃铛》于1980年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甜蜜的事业》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获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茶馆》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和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特别奖。此外还导演了电视连续剧《那五》,于1989年获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一等奖。
上映时间:1959年编辑推荐《林家铺子》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那时外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经济侵略;内有国民党官吏的敲诈,地主高利贷的剥削,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小说透过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了民族商业破产的厄运。由《春蚕》、《秋收》、《残冬》组成的农村三部曲,每篇各自独立又前后衔接,时代背景和《林家铺子》基本相同,反映了广大农民随着苦难的加深而逐渐觉醒、抗争的过程。以老通宝为代表的老一辈,希图用诚实、勤奋的劳动来改变厄运、换取生存的梦想已经破灭;而以多多头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在严酷现实面前终于觉醒,最后走上武装反抗的道路,昭示了中国农村革命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