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第六版)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李泽厚 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 348000版次: 1页数: 464印刷时间: 2007/10/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8026002包装: 精装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一时代背景和政治倾向
二思想资料
三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
四前批判期
五 “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
六“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
第二章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一所谓“批判哲学”
二“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四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五“综合”是改造对象
六关于数学的本质
第三章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一 时、空是“感性直观形式”
二 “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三现代西方哲学批判康德的时、空观
四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认识论:(三)范畴
一范畴作为“知性纯粹概念”
二“先验构架”
三“知性的先验原理”:甲、“量”与“质”
四 “知性的先验原理”:乙、“实体”与“因果”
五“知性的先验原理”:丙、“交互”与“经验思维三准则”
六 自然科学因果性理论中的康德主义
七 “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
第五章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一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
二“主观演绎”
……
第六章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第七章认识论:(六)“物自体”
第八章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第九章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第十章美学与目的论
后记
再版后记
三十周年修订第六版后记
附录:循马克思、康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