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中奥陶世生物礁研究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海洋学,
作者: 朱忠德 等著
出 版 社: 地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4-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178印刷时间: 2006/04/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604747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物礁地质学和碳酸盐沉积学为理论指导,通过大量的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室内综合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扬子台地、塔里木台地早中奥陶世生物礁基本特征,包括主要造礁生物、生物群落、礁类型、礁特征及礁演化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物礁形成环境及成礁机理,剖析了生物礁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其与油气演化关系;最后对主要造礁生物化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本书是生物礁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作者近十多年来在生物礁研究领域积界资料的总结。本书可供从事古生物学、沉积学、石油地质与勘探的科研、教学人员参考,特别是对从事生物礁型油气藏研究的人员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朱忠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西南石油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首批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50年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198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石油高校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湖北省石油学会画秘书长、常务理事,湖北省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湖北省研究生学会常务理事,长江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朱忠德教授在沉积学、生物礁地质学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基础研究、教育部科学基金、中石油创新基金及油田横向协作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科学通报》、《地质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刊物上共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目录
序1
序2
前言
第一篇中扬子台地早奥陶世生物礁
第一章 含礁层系地质背景
第一节研究区地质背景
第二节生物礁的分布概况
第二章产礁地层
第一节岩石地层
第二节地层剖面介绍
第三节生物地层
第二章造礁生物及古生态特征
第一节造礁生物
第二节生物相及群落划分
第三节海平面变化与生物相更替、生物礁的兴衰
第四节生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第五节造礁生物群落的演化
第四章 含礁层系沉积相
第一节岩相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沉积相平面展布
第五章生物礁特征及演化
第一节礁岩类型及特征
第二节生物礁类型及外观特征
第三节成礁条件分析
第四节生物礁演化
第六章礁体含油性研究
第一节礁体中油苗的发现及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礁体储层特征
第二篇塔里木台地早中奥陶世生物礁
第一章生物礁分布与地质背景
第一节生物礁分布情况
第二节研究区的大地构造背景
第三节研究区早古生代演化史
第二章含礁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一节含礁层系地层剖面简介
第二节产礁地层
第三节轮南地区奥陶系典型钻井剖面地层划分
第四节巴楚、柯坪、轮南及邻区奥陶纪生物地层对比
第三章造礁生物及古生态
第一节主要造礁生物综述
第二节造礁生物群落生态
第四章含礁层系沉积相
第一节几个术语的厘定
第二节 微相类型及特征
第三节 亚相及其特征
第四节 成礁期沉积相
第五节 轮南地区一间房组沉积相平面分布
第五章 生物礁特征及成礁机理
第一节 相关术语
第二节 生物礁分类和命名
第三节 生物礁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节 生物礁的分布规律
第五节 生物礁预测
第六章 含礁岩系储层特征
第一节 含礁岩系储层成岩作用
第二节 含礁岩系成岩相研究
第三节 含礁层系储层特征
第七章 含礁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含油性分析
第一节 含礁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第二节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三节 有利区块评价
第三篇 主要造礁生物化石描述
参考文献及参考资料
图版说明及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