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军事,军事史,
作者: 何理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1字数: 482000版次: 1页数: 489印刷时间: 2005/08/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0805797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我国的抗日战争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对象,内容涉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与中国抗日救亡、举国抗战与全国抗战局面的确立、战略相持和两个战场的战略关系、中国参加同盟作战与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复兴、抗日战争的胜利等,适合历史研究者。
作者简介
何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央军委史料丛书编委会审查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目录
序 言
第一编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与中国抗日救亡
一、日本大陆政策及其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大陆政策的历史渊源
2.明治大陆政策与第一次中日战争
3.东方会议与昭和大陆政策
4.“田中奏折”出笼风波及其以后
二、九一八事变与中国局部抗战
1.日本侵占东北及其殖民政策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3.一二八事变与十九路军上海抗战
4.长城抗战和华北事变
三、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局演变
1.民主抗日运动的蓬勃发展
2.国民党内部分化与反蒋抗日势力的兴起
3.西安事变和国内和平之初定
四、国际形势与外交政策
1.单边独走的日本外交与远东国际关系
2.欧美对日政策的变化
3.国民政府的外交
五、国共合作局面的初步形成
1.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转变
2.国共两党关于合作抗日的谈判
3.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六、日本法西斯体制及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1.日本法西斯国家体制的确立
2.1935年以来中日关系的“调整”及其失败
3.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与发动
第二编 举国抗战与全国抗战局面的确立
一、全国抗战局面的确立
1.卢沟桥事变与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成立
3.抗战战略方针及基本战略格局的形成
二、抗战初期战略防御作战
1.华北战场
2.东南战场
3.徐州战役和武汉战役
4.抗战战略防御作战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三、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战略方针与持久战理论
1.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2.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战略原则
3.毛泽东的持久战理论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民众抗日斗争
2.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发展华北平原游击战争
4.华中抗日游击战争与新四军的战略展开
第三编 战略相持和两个战场的战略关系
一、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中国战局
1.《抗战建国纲领》的制定与国民参政会的召开
2.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对发展全面抗战的部署
3.武汉失守前后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4.国民党内的“和平”倾向及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5.两个战场的形成和持久抗战战略格局的奠定
二、远东国际关系与中国的外交方略
1.西方各国对日本的二重外交
2.欧战爆发后的国际关系变化
3.日汪条约与日蒋秘密媾和谈判
4.国民政府的抗战外交与争取外援
5.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主张
三、正面战场的战略方针及主要战役
1.国民政府的战略方针及战区调整
2.正面战场主要战役
四、敌后战场的扩大和人民抗臼游击战争的发展
1.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建设
2.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3.交通破袭战与八路军“百团大战”
4.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5.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6.东北抗日联军游击战争的坚持
五、国共关系中的磨擦与调整
1.国民党限共政策及各地反共磨擦
2.中国共产党的反磨擦斗争
3.打退第一次反共高潮与实现华北分区抗战
4.皖南事变和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
5.1941年以后的国共关系
六、日本南进战略和1941年的中国战场
1.日本的外交困境及苏美对日绥靖政策的破产
2.日本的战略调整和对华长期作战方针
3.1941年的中国正面战场
第四编 中国参加同盟作战与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中国参加同盟国家作战
1.日关开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
2.中国战区的建立及其作战方针
3.中国军队对盟军的战略配合及其主要战役
二、日本对华新政策及其战略困境加剧
1.盟军转入战略反攻和日本对华政策、战略的再失败
2.日本对华战略的改变
三、中国大旧地位与同盟外交
1.关于废除美、英对华不平等条约
2.谋求大国地位的中国外交
四、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斗和人民游击战争的深入
1.抗日根据地严重困难和中共坚持敌后持久抗战的方针
2.八路军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军民的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4.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坚持和发展
5.人民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五、1943年以后的正面战场
1.日军对正面战场的牵制性进攻
2.豫湘桂战役
第五编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复兴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1.关于三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问题
2.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及社会改革
1.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加强根据地经济建设
3.精兵简政,加强人民武装建设
4.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及统一领导
三、国民党的战时经济政策及大后方的社会危机
1.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及大后方经济的凋敝
2.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政治危机
四、中国民主运动与民主党派的发展
1.民主宪政运动与中国民主党派“
2.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发展
五、民主联合政府与两种中国之命运
1.抗日战争后期的国共关系
2.1944年的国共谈判及民主联合政府的提出
3.美国介入中国政治及其扶蒋反共政策
4.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宣言书:中共七大与国民党六大
第六编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穷途末路的日本军国主义
1.“绝对国防圈”的破产
2.日本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
3.东条内阁倒台
二、缅北、滇西反攻与正面战场作战
1.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2.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收缩和败退
三、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1.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攻势作战
2.加强部队整训,提高战斗力
3.“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4.开辟新战略区,争取大反攻战略先机
四、雅尔塔会议与波茨坦公告
1.日本帝国“大厦将倾”
2.雅尔塔会议关于远东问题的决定
3.联合国大会的召开
4.波茨坦会议及其公告的发表
五、日本投降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美国原子弹轰击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2.敌后抗日军民大反攻
3.日本无条件投降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七编 善后战争:审判战犯与签订和约
一、审判日本战争犯罪
1.东京审判
2.国民政府南京审判
3.中国政府1956年沈阳、太原审判
二、旧金山会议及对日本的单独媾和
1.美国占领初期的对日政策
2.美国单独对日媾和方针
3.旧金山和约的签订
4.“日台条约”的出笼
三、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与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1.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后记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