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TIGER胡一虎
分類: 图书,传记,娱乐圈/影星/歌星 ,
作者: 胡一虎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224000版次: 1页数: 287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86101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新闻节目主持人”奖获得者
胡一虎首次独家披露40年心路历程,与全球华人分享感恩、圆融的中华情、赤子心。
从大陆到台湾,从台湾到大陆;父与子的美妙传承,资深电视主播的城事心路。
高雄、台北、纽约、香港、北京……父亲在赋予我生命,将我带到世间的同时,给予了我两样最隆重的礼物:“争的能力”和“让的风度”,40岁的我至今仍在他帮我搭建的X轴和Y轴上跳跃腾挪。
内容简介
本书以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的成长历程和职业生涯为主线,记录了他从一个在台湾眷村长大的懵懂少年,一跃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男主播,而后转投凤凰卫视,通过主持《凤凰全球连线》、《纵横中国》,以及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名牌栏目《一虎一席谈》,再创人生辉煌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在台湾、香港、大陆各省市的“人生转场”中,他不断追问自己“我是谁”,不断探寻着身份认同的终极答案。40岁的胡一虎,最终找到了答案。
作者简介
胡一虎,1967年出生于台湾高雄,1989年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199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台湾华视。1995年远赴美国著名学府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所进修。
曾经连续五年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十大主播”之一,更被国际著名时尚杂志《时尚》的女读者评选为“全台湾最性感男主播”。
2001年进入凤凰卫视,实现了他主持两岸三地新闻时事节目、沟通全世界华人桥梁的梦想。他担纲主持的《凤凰全球连线》、《纵横中国》、《一虎一席谈》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他也成为凤凰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
2002年荣获《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最佳文化、生活及专题类节目主持人”奖。2004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年度十大名栏目名主持”奖;2006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荧屏之星”奖;2007年1月,荣获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新闻节目主持人”奖。2007年6月,荣获新娱乐华语主持群英会“最具亲和睿智主持”奖。
目录
序40岁心的故乡
城事
父亲——主持我人生全场的人
在高雄出生的孩子,从纽约出发的战士
台北、香港、北京;幸运的眼神
佛光山:父亲的迷宫
香蕉天堂
根深八十载
一命一功
灰色地带
写字的父亲
眷村的情义真相
眷村的疆域和质地
父亲带给我的大场面
以人为本的内心网络
自我痊愈的秘籍——音乐
爱河奔流
胡家一席谈
贵族学校的失声期
父亲的紧张与我的放松
谁改变了我的脸?
正方向的青春
LIBERAL ARTS
父亲的能量
做高尚的记者
征服大都会的橘子
学位与定位
第三条道路
震撼与哀愁
两个男人的海
从“采访自己”开始
父亲的“危机论”和我的“接球说”
“美式播报”的美妙沟通
外优VS.内忧:“做自己”和“做独家”
我最珍视的“独家报道”
10年殊途
宏观格局
33年的第一次赌博
全新的自己从“Tiger”开始
“大牌”新人的冷门时段
职业内外的“情感牌”
我的宏观叙事策略——个人化表达
北上
北平,北京
从高雄眷村到北京大院
真正的战场
只有胜利才能驱走疲惫
态度的多元
安享与敬畏
向时间致敬
助我飞越“胆怯海峡”的强人
你的眼神
美在“成人之美”
新华人——我的身份谱系
为什么是胡一虎?
MIX&MATCH
书摘插图
一、 城事
高雄,台北,纽约,香港,北京。
父亲的手与目光,片刻不舍远离我。
直到今天,我这个还在路上的孩子。
我这个已习惯了父亲牵我上场的孩子。
转过头,父亲仿佛就在那里。
——父亲的墓址
是我最后的心灵福地。
千山万水,岁月吊诡。
1949年,23岁的父亲自安徽桐城出发,经上海,过太平洋水域,到台湾。
1967年,我出生台湾高雄,时年父亲42岁。18岁我自高雄出发,到台北;28岁,过太平洋,到美国纽约;33岁,自台北到香港;34岁,自香港到中国大陆。
从大陆到海岛,从海岛到大陆。今天,无论我出现在职业版图的哪个舞台,或者哪个主播台,在演播室灯光打开之前,我已经找到了距离上场最近的道路,也找到了体面收场的恰当途径。
父亲在赋予我生命,将我带到世间的同时,给予了我两样最隆重的礼物:“争的能力”和“让的风度”,40岁的我至今仍在他帮我搭建的X轴和Y轴上跳跃腾挪。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2003年父亲自拟遗嘱。两年之后,呜呼别矣,世间永无吾父。
高雄,台北,纽约,香港,北京。
父亲的手与目光,片刻不舍远离我。
直到今天,我这个还在路上的孩子。
我这个已习惯了父亲牵我上场的孩子。
转过头,父亲仿佛就在那里。
——父亲的墓址
是我最后的心灵福地。
父亲——主持我人生全场的人
“我是谁?”父亲的发问充满了冷幽默,即使附着了神秘的佛家色彩,他的态度仍旧是既通透又可爱的。纵使我访问过世界上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我亦无法精确推断父亲——一个少小离家单挑天下﹑在军界,政界和商界都走过﹑骨子里又是文人的世家子所发问问题的最后答案。
作为刚出生就与媒介发生了共生关系的人,我一直对电视屏幕中的自己和芸芸众生充满了好奇和迷惑。当他们与我一起在那个小盒子里亲历历史,共享激情的时候,父亲的眼睛却总是拨云见日,教会了我看穿很多虚假的东西,引领我走出认知的误区并回复到最正常也是最恒久的生存状态。
那么,我这个被“声光世界”夸张了的,隐匿在图像中的儿子,在父亲的眼中又是谁呢?
父亲说:“你先告诉你自己,电视主持人的含义是什么?当电视没电的时候,你的价值就是零。你不要以为自己对社会贡献很大,你不要吹牛了,你在一个没有看过你的节目的观众面前,价值就是零。”
父亲的忠告穿越了现实和梦境的双层通道,既给予我前行的警觉,又赋予我伸缩的弹性。
今天坐在主播台上的我,借父亲的眼界,借父亲的底气,甚至穿着父亲的衣服,才敢于继续着自己的职业游戏。
我是谁?40岁的我终于开始发问自己。亦开始向我对面的人发问:你是谁?
这个发问集聚起的是惊心动魄的力量,但调度锋芒仰仗的是洞察八方的圆融。
第一,你曾经在港英时代做政府高官,代表英国政府在做事。你现在又代表香港政府在做事,历经两个时代,你的角色如何转变?第二,当你在国际场合当中被人说是来自香港的官员,居然是一个英国面孔,你又说的是中文,你是谁?你怎么认同你自己?第三,你到底是谁?你认为自己是英国人还是中国香港人?
你是谁?你怎么认同你自己?你现在到底是谁?
200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0年。我参与凤凰卫视《香港回归10年36小时》大型直播,在“帝国斜阳”时段,我向对面的嘉宾发出了如此连珠炮式的提问。编辑沈向阳筹划得非常棒,她不仅找到了一位效力两代政府的独特嘉宾——香港政府知识产权署署长谢肃方,还找来了一把限量发行的回归伞。看到这把伞,我想起了10年前的那场大雨,以及在雨中迎来的,和在雨中离去的东西。而那时的我坐在隔岸“台湾中华电视台”的主播台上,与在香港的同事连线直播这个世人瞩目的历史时刻。
香港、台湾、大陆,昨天、今天、未来——城市和城事,它们交集于时空的微妙信息轮番撞击我的思维,于是我有了自己的开场白﹑一连串步步为营的提问以及我的结束语:
这把回归伞,有的英国人靠着这把伞,带着帝国没落的一个阴影离去,可是有的人却是撑起了这把伞,见证了香港10年的发展,这把伞不仅见证了英国政治格局的转变,也见证了一个人命运的转变。
……
“当你告诉我你是英国人的时候,你是不是香港人?”他说:“我是香港人。”我再问他,“你是不是中国人?”他说:“我难以回答我是中国人,我没办法接受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说:“可是香港已经回归中国了。”他说:“中间还是有区别的。”我说:“这个区别就点出了一国两制微妙的地方,在你身上展现出一国两制。其实你的一国是英国,但你的两制却融合了中国的两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一个交错。”
……
10年前的我在台北,在海峡对岸好奇地观察“一国两制”的理论到底怎样在香港变成现实?10年后的今天我见证了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有人说香港就像一本难懂的大书,10年前有人把这本书的书名命名为“香港已死”,1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将书名称为“晴天有云”。无论什么人把这本书叫做什么,我认为它应该是一本“无字天书”,因为它充满绚烂的变幻,充满奇迹的色彩,而这些所有的非凡篇章,是由将近700万的香港人一起写就。
我的话还未落音,我已看见我的上司钟老师和同事沈向阳为我做出鼓掌的手势。直播完毕,我的学妹,也是这次直播搭档曾静漪首次用崇拜的眼神注视她的学长。朋友看了这次直播特意发了5个字的短信给我:胡一虎了得。
其实,真正了得的是历史与岁月。
一把伞的开合折射出了香港的过去和现在。我的过去和现在,如果和电视纠结起来,已有近17年的长度,在这个纵的方向上我如猛虎狂奔,激情长嘶,生命的长度在一泻千里的同时,自身对于生命深度和分寸的把持力却常常是捉襟见肘。物换星移,香江巨变,彼时隔岸观火的我成为此时与历史共生的我。不断见识“人心”大场面的累积,使得我在新闻旋涡的中心抓到了核心,我相信这样的收获是“出击”的战果,更是“沉淀”而出的精粹。气势依旧在,但见真雍容。今天的这个场面让我欣慰的是,与父亲的气度我似乎有了几分神似,我在发问“你是谁”的同时,已经真正可以关照“我是谁”了。
发现自己的底气和发现世界的真相其实是同一个途径,这让我想起网路上盛传的一篇关于“伞”的哲思故事:
极度的干旱威胁着小镇上所有农作物的生命,牧师告诉来教堂做礼拜的人们:“除了祈求下雨外,没有任何办法能救我们。现在大家都回家祈祷,下周末回到教堂做礼拜时,做好感谢上天为我们普降甘霖的准备。”周末人们如约来到教堂。牧师一看到他们就大怒:“今天我们都不能做礼拜了。你们根本就不相信今天会下雨。” 所有人都反驳道:“我们都祈求上帝了,我们相信今天会下雨!” “你们相信?”牧师反问人们,“那你们带的伞在哪里?”
直到今天,牧师最后的反问都会引发我急促的心跳,它如一记耳光将爱做“白日梦”的人打醒,还原了梦想只能是梦想,现实终究是现实的残酷真相。对于我这个感性思维异常发达,有时任凭激情和想象来处置世事的孩子,遭遇到生命无常风雨天的仓皇时分,父亲总会出现在我的背后并及时为我撑起伞,将我从尴尬虚幻的梦境拉回安全的现实空间。很多年来,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把时刻能罩我的“大伞”,那就是父亲,我更愿意称他为老师。十几年来我每做一档节目,我的老师一直都在我身边。不管我在采访谁,采访哪个大人物之前,我都会给父亲打电话:“老爸,我打算这样开头……”老爸会跟我抬杠:“不好,这样没有创意。”我想我很难得有这样的父子缘,他是我这行的老师。直到做《一虎一席谈》时没有了父亲,当我想打电话给他的时候,我找不到他。所以我回到台湾,把他的两件衣服带到这边来,一件是中式的棉袄,那是我买给他的;另一件是我家人买给他的皮衣,他七十多岁的时候穿的一件皮衣。它们让我一直觉得这个老师还在我身边。
“伞在哪里”,在每一次的危急关头,父亲的特别定力总会感染我。父亲不只是做我的庇护伞,更重要的是时时提醒我自己手中要有一把“备用伞”,要时刻做好准备,要时刻积蓄实力。只有以这样的方式相信“相信”,“相信”才能保证让我志在必得,也更能让我进退自如。
主持每一期《凤凰全球连线》都像一次诺曼底登陆,我这个小兵,要在短时间内集合起“将军”们——各方政要和重量级嘉宾,并让他们在一个“操场”(新闻话题)上集合对话,绝对是次大挑战和大冒险。2005年,在宋楚瑜访问大陆之前,我好不容易约好了他的专访,可是距离直播专访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却被“放了鸽子”——宋楚瑜临时有事情,无法接受采访了。当时节目预告已经放出去了,我的话也放出去了——肯定能采访到宋楚瑜。怎么办?我在极端焦虑的时刻打开了自己手中的那把备用伞,我退而求其次,通过台北记者站记者陈淑婉的帮忙,用第一时间与台湾亲民党副主席张昭雄取得联系,让他代替宋楚瑜接受采访。没想到张昭雄无意问透露了一个独家新闻,第二天访谈内容就上了台湾报纸的要闻版。
新闻江湖诡异无常,亦无风雨亦无晴,父亲的忠告却来得总是时候,在听过我关于宋楚瑜专访的事情后,父亲非常正式地写了一封信给我:
一虎:(父亲的话)听你报告后的感想
你的自信心太强,受访问人还未满口答应接受采访,你先行预告,致临时变卦,害得你无法下台,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到处乱跑。为今之计,不打无把握的预告,不做不确定之事,也就是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不可自寻苦恼,只愿一时高兴,而不顾后果。俗话说得好: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愿吾儿勉旃。
父亲又在信的背后特意附注了一段醒世箴言:
大事——清楚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急事——慢慢地说;别人的事——小心地说;
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没有把握的事——谨慎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现在的事——小心地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自己的事——静听自己的心怎么说。
“不要被激情所左右,凡事优雅从容”,这是葛拉西安的智慧书,也是父亲的智慧书。我初降生这个世界,父亲已进入不惑之年;我从懵懂小孩到青涩少年,恰逢父亲生为男人的黄金时代,他以厚重智慧造就和佑护了整个胡家繁荣的时期,我作为幺儿得到的是最丰沛的疼爱与滋养。也许从前的我无法体味一个父亲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虑,而今天40岁的我不仅体味到了,而且体味出的是“一种无奈的调和”。
和我的职业勾连,我一直最喜欢的一个英文单词就是“Unique”,独特性胜过一切,人能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凸显出他仅有的七折八扣之后的创意,那是多大一个幸福,多么快乐的一件事。父亲告诫我从灵感到现实是一个漫长而冒险的过程,只有自己帮助自己才能到达想象中的彼岸,不要在乎旁人的反响,而是坚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直觉。“奔若惊鸿”是父亲对我的厚望,但“亦不失优雅本色”也是父亲对我的期许。父亲在帮我“调和一切”,既帮助我寻找“出”的方向,又要替我维护“退”的尊严,因为只有他知道儿子的性格特质以及致命软肋。他是我的强心剂,也是我的心理医师。
无论是我受制于父亲的威权时代,还是我与父亲开始对话的训政时代,直到我们建立了很深默契的宪政时代,胡氏父子合作的结局总是以我的胜利和荣耀来收场,因为我的胜利和荣耀就是父亲最大的胜利和荣耀。
父与子邂逅相处近四十年的每个时段折射出的是由我而牵连出的波及整个家族的悲喜,我的思维成长和眼界拓展的光鲜背后是父亲日渐寂寞和萧瑟的生命。当我今天依然可以仰仗“Unique”肆意去做一个职业新闻人的梦想时,我知道是父亲和家人的合力捍卫,才保全了我继续拥有在这个无常世界打拼下去的底气和力量,并同步构筑了我与阳光和大海最相像的性格轮廓。
“我是谁”的发问承载的是父亲和我共同酝酿的勇气和智慧。
一如先前,每当我有自己的“独家提问”,都会自鸣得意地期待父亲的掌声,今天儿子的提问,父亲可否听到?是否一如从前为他的幺儿颔首鼓掌?
父亲——主持我人生全场的人。
在高雄出生的孩子,从纽约出发的战士
家族这个词对于悠久的中国而言,包含了荣耀的过去及难以磨灭的精神,由此缔结的情感纽带百折不断。
于我内心而言,2007年初最大的惊喜并非是来自大洋彼岸的获奖喜讯,而是我在抵达纽约机场时收到了来自家族的盛大礼物:胡家风格的欢迎大典。2月13日,我飞去纽约接受第50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最佳新闻节目主持人”大奖,一路除了兴奋异常,还有深切的遗憾:老爸如果活到现在,看到我获得这样一个国际大奖,他的对联不知又要怎么精彩了。到了机场,看到公司派凤凰美洲台总编刘正铸和夫人来接我,还未及和刘总编寒暄,旁边就跳出一个高举牌子的女孩子,天啊,是我太太!她是那么夸张地擎举着一个大大的橘色看板,上面是大大的手写体的醒目标语:“Tiger,你真棒!全家人为你祝福!”看到她的夸张动作,并听到她无所顾忌地大声喊出:“Tiger,你真棒!”我惊呆了,我第一次如此郑重地凝视着我的太太,这个和我生活了那么久的矜持优雅女孩,今天却以胡家风格的表情和姿势震撼了我,并让我瞬间产生了与她血脉相融﹑相濡以沫的亲情。我压抑住自己汹涌的情感,在她的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你真像胡家媳妇儿,你这是用老爸的风格来迎接我。”
事后我得知,为了给我惊喜,太太采取曲线的方法获得了我抵达纽约的具体时间,然后她提前在台湾订好机票,携带自己亲手做的看板直飞纽约,抢在我的前面给了我一个惊喜。胡家媳妇COPY了父亲的方式表达全家人的开心与骄傲,对于这种源自父亲的辛苦经营到今天,终于由他的小辈承继下来的“爱之表达方式”,是胡家最看重的“伤离别,喜重逢”的中国式多情版本。
这幕动人的家庭情景剧已经伴随我的成长上演了许多章回。就像一折戏上演之前总要有热场的锣鼓声一样,“父亲的对联”总是为我阶段性开启另一幕做了巧妙的起乘转合。他的构思兼具文采和趣味,串联起来就是我的一部成长史:我在台湾中华电视台的时候,父亲就写:“中华文化永流芳,视觉清明看Tiger” 。横批是“欢迎收看华视新闻”;我进入凤凰,父亲的上联:“凤飞香江一鸣惊人”;下联:“凰出幽谷展翅高飞”;横批:“入主凤凰台好运旺旺来”。 小到过春节,父亲都会亲自设计一套纯正中国红的隆重纸笺,上书:“欢迎国际名主播胡一虎回家过年!”大到我出国返家,父亲母亲都会以盛装出现在儿子的面前,并将亲自订购的鲜花戴在儿子的颈间。少不更事的我曾经以为父亲母亲的举动有点夸张,却没有领悟到胡家的风骨和风度就是由老人家一点一点打造的。作为儿孙只是后天从父亲那里知道“有为者亦若是”的道理,究竟做到什么样的状况才算“是”呢?前提就是一定要做“有为者”,父亲用毫不隐晦的行动表示他的期许,这是他最擅长的“情感刺激法”,这种方法的魔力浸润到我灵与肉的各个层面,成为我一生最受用的“自我催眠法”。
父亲真的很棒,他会不断把自己的生活乐趣通过文字传递给身边的亲人,使得日常平淡生活极端具有“仪式感”。这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