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分類: 图书,艺术,舞台艺术 戏曲,
作者: 于丹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1页数: 19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10592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于丹•游园惊梦》 温暖心灵的又一力作!
点击查看《论语庄子:心得(9DVD)(附赠图书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心得)》
想必很多电视观众还记得,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曾经以《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为亿万观众、读者送去热腾腾的心灵鸡汤的于丹,竟然一袭中式服装,坐在CCTV-3“文化访谈录”节目主持人马东身边,一连七天侃起了昆曲。这次从传统经典到传统艺术的“转身”,是于丹的率性而为,还是以往思路的延续?
如果说,《于丹论语心得》是借助传统经典《论语》给当代读者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向的导航,那么,《于丹•游园惊梦》则借昆曲给大家推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从容而温馨的生活方式。
所以,CCTV-3《于丹•游园惊梦》不同于昆曲知识的普及讲座,它淡化了昆曲的历史和过于专业的知识,而是以类型的方式呈现其审美特点,阐述了于丹对于当代人生活态度的忠告及建议。
在于丹看来,昆曲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于丹说:“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她认为,昆曲那种细腻、婉转、精致、唯美的特点,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元素”,进入当下的时尚生活。比如,我们现在流行一种“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谓“慢活”,“它是指我们每天可以做一些从容舒缓的运动,比如说打打太极拳,练练瑜伽;过一过环保的生活,能够节约能源,能够有大段悠闲的时间与家人、与朋友分享。所有这些健康从容的生活方式”。而这种“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昆曲中,触目皆是。于丹还强调了“过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丽娘因为梦中遇到俊逸书生柳梦梅而情不能自已,醒来后要去“寻梦”,并因梦而亡又因梦而生。我们往往要问:这种追寻有什么结果?这种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爱的过程。过程关乎人心,不仅体现一种意愿,而且体现一种能力。能够享受过程,也就是能够享受人生。我们为什么到茶馆喝茶,为什么要去泡酒吧?消费不是一个物质的结果,而是一个精神愉悦的过程。
相信看过节目、读到书的观众、读者在惊叹于丹成功“变脸”的同时,也会感受到于丹依旧关注心灵,依旧在为当代读者煲一份“浓汤”。
去年11月26日,于丹的第一锅“心灵鸡汤”让那个冬天变得温馨,许多亲历者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许多感人的画面。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是那个于丹,还是一锅“心灵鸡汤”,但是器皿变了、调料变了,它是不是还符合大众的口味?让我们拭目以待!
内容简介
跟于丹去品赏昆曲的美,像昆曲般优雅地生活!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以于丹教授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TV-3)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
全书以面向大众情趣的审美视角,呈现于丹教授特有的欣赏心得,带领大家感受昆曲艺术的时尚情怀,激活生活历程的优雅基因。
作者简介
于丹,影视传媒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1996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学奖,2000年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2001年获中国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北京师范大学十佳优秀教师奖,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中国十大教育英才”称号,被评为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获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所讲课程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6年10月以来,于丹教授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解读《论语》和《庄子》,社会反响强烈。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再次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录
目录
白先勇序
深情之美
梦幻之美
悲壮之美
苍凉之美
诙谐之美
灵异之美
风雅之美
后记
媒体评论
白先勇序
在我们悠长的民族文化变迁史中,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一部曾经影响全民族达两千年的文化经典,突然从我们民族记忆中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一种曾经深入民间数百年为各阶层深深爱好的表演艺术,转瞬间,沉疴不起,奄奄一息。
如果说影响西方世界最深广的一部书是基督教的《圣经》,那么影响中华民族最深刻悠久的则当属孔子的《论语》了。而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论语》从中国的土地上居然失踪,这也显示我们的文化出现了大变动,产生了大问题。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上讲解《论语》,深入浅出,以生动易懂的语言,结合现实生活的例证,将这部经典的精髓要义送进家家户户,奇迹般地掀起了一阵“《论语》热”。这个现象,恐怕不能视为一时风尚,很可能我们这个民族此时此地,对两千年来《论语》中孔子教诲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伦理道德,在心理的深层处又产生了皈依式的向往。于丹教授的《论语》讲座,可谓应运而生。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唐诗、书法、昆曲,是中国人的三种“痴迷”。昆曲曾经有过辉煌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时期独霸中国剧坛两百多年,是当时的“国剧”。上至宫廷,下至市井,莫不爱好。唱曲是当时的全民运动。昆曲集诗、歌、舞、戏于一体,由于大量文士参与撰写,审度音律,昆曲遂成为明清时代高雅艺术的指标。而昆曲的长期衰微,亦正是民族精英文化的一大损失。
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然而这股昆曲热潮如果没有更进一步的社会普及教育,是难以后继的。今年十月一日至七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继《论语》讲座后及时推出“昆曲之美”讲座,从“梦幻”开始,最后归结到“风雅”,把昆曲美妙传神音艺俱佳的风貌描述得淋漓尽致。相信于丹教授的昆曲七讲,跟她的《论语》讲座一样,会产生广大的普及效应,对昆曲的推广发扬将有巨大贡献。
书摘插图
于丹精彩语录:
1.其实,人人心里都掩映着一片园林,无非被一扇无形的门遮挡着,如果你真的推开这扇门,虽然那可能是一扇吱吱呀呀的门,你好久没来过了,但是你只要打开一道缝,一眼望去,你便会看到许多以前不曾留意的东西,许多真正契合于内心的东西,许多属于梦想的东西。
2.梦也许在现实中不是一种生产力,不能带来一种物质的结果,它给我们带来的却是对自己灵魂上的一种开掘。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远离了一个古典的时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从容做梦的心境。
3.就在今天紧张繁忙的生活之中,在我们必须遵守的过分现实的秩序之外,是不是还有可能给我们一个梦想的空间?也许我们每个人在梦幻中可以触摸到的是心灵最深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
4.也许是我们的时代太繁荣,也许是我们的时间太短促,所以我们有很多感情不缺乏强度,却缺乏富有韵味的表达方式。靠琴寄情、以琴谈心的现在还能有几人呢?
5.深情之美,不在于这份情感最后能不能够成正果,而在于它成长的过程,广而弥深,可以在我们的心中激起阵阵涟漪。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情怀是不问结果的,有一些情怀是不记成败的,充满深情的人不要求非要有一个圆满、妥贴的结果,非要给他一个交代,他要的只是自己的投入,如果不让他投入,他会觉得辜负了自己的心。
6.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怀抱着自己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隐蔽在人群中的异类,我们带着相似的笑容,温文尔雅,互通言语,我们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妆扮,但是又有几个人的心事是真许人知道的?
7.今天,有很多人心中并不缺少爱的意愿,但是我们真的缺少爱的能力。能力关乎细节,能力关乎过程,能力其实也关乎一个人的价值观。当我们甚至在爱上都要计较得失与最后的结果时,我们就真的失去了深情的本能。
8.真正的英雄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名分,而是一种情怀。英雄,可以成、可以败,但他的情怀一定是且悲且壮,有对历史的沉静的投入与内心的反省。
9.苍凉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感受,同是悲情,悲壮是高昂的,激扬慷慨;苍凉是无奈的,而余韵深远。苍凉能够唤起我们一种辗转于心、不绝如缕的激荡,就在于它表现出来的是命运深处的一种无奈。
10.真正有苍凉之感未必是人生的不幸,它是人生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一种生命的反省,它使人保持着一种清静,保持着自己对人生不足的透彻的反观,从而获得对天地万物的格外的珍惜。这个世界上那些永不妥协的乐观主义者,一定是经历过人生浮沉懂得悲观的人,只有真正被悲观磨洗之后的人才会拥有一种永不放弃的乐观精神,因为他知道有太多的东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是在苍凉映衬之下的希望,是在苍凉之美萦绕于心之后能够表现出来一种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