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搅拌:后现代建筑的N种变异
分類: 图书,建筑,建筑理论,
作者: 尹国均编著
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13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13853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套丛书分为人物事件、建筑作品和理论文献三个阅读序列:除了用图谱方式梳理了“后现代”这个大历史的演变过程外,还系统介绍了现代主义、新古典主义、高技术派、新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等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建筑风格流派;分析了后现代时代的代表人物(如菲利浦 约翰逊、伯纳德屈米、雷姆库哈斯、阿尔多罗西、扎哈哈迪德等人)的代表建筑作品和主要思想。另外,丛书还精选了后现代理论大师和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献,从不同层面、多种角度阐释了后现代的思想和精神。整套丛书资料全面丰富、观点精练有趣、视角新奇独特,注重可读性,是国内首次集中系统地介绍后现代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全书。书中同时还选配了大量图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层次分明、图文并茂的阅读空间。
这套图书既是建筑专业读物,又是一般普及性文化读物,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文化和建筑,可以为建筑界、设计界、建筑院校、房地产业界、城市规划机构及普通建筑爱好者等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关于后现代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本书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着手,分析了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诗性建筑语言和非理性等特征,从艺术哲学、解构手法、人性、图像等不同角度,对后现代建筑进行了详尽的阐释,通过与现代主义经典建筑作品相比较,对国外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进行了直观介绍。
后现代大致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延伸与畸变。相对于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逻辑传统”和“非人化”。后现代主义更多地带有一种游戏的性质,是一种“非理性”的产物,强调了一种“在场”的感觉。
在20世纪初,第一代现代主义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方盒子风格已占领了世界建筑设计的主流位置,它巨大的非人性的尺度,钢铁、玻璃、钢筋混凝土、电梯所造成的冷漠的非人性的城市空间,已经使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异化和意义的危机。所以,现代主义的理性、逻辑、集中的方盒子被粉碎了,变成了一堆撒满基地的碎片,逻辑被身体的零散感受取代,精神被肉体取代,这些都最终演化成了对高技派的疯狂。比如罗杰斯与皮亚诺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和高技派演示出的各种机器。后现代主义建筑就在这——背景上出现了。
本书用图说形式,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着手,阐释了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手法、在空间与场所上的反映、诗性的建筑语言、非理性特征,从艺术哲学、解构手法、人性、图像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说明,通过和一些现代主义的经典建筑作品相比较,更为直观地介绍了国外后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从而得到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目录
前言
1后现代建筑概述
一、后现代建筑的游戏性
二、空间与场所
2建筑的诗学
一、建筑中的非理性
二、后现代建筑与艺术哲学
三、后现代建筑的隐喻
3建筑是—种手法的艺术
一、建筑是叙事
二、建筑是人的象征
4后现代的图像神话
一、后现代建筑的语法
二、“阅读”几个后现代建筑作品
结语
文献索引
图片出处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