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史学(第二辑)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分類: 图书,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侯甬坚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版次: 1页数: 277印刷时间: 2007/04/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6185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长安史学》第二辑,是有关古代西北历史、地理变化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农村生产结构的变化的关系的论文集。全书20篇论文都曾分别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农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正式发表过,现汇成一书,对研究西北地区农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目录
传统农民与环境理性——以黄土高原地区传统农民与环境之间关系为例的历史行为地理分析
清代青藏高原农业技术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特征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环境变化与农业结构调整
再论中国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形成的时间
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历史时期河西走廊农牧业的交替演变及其效应
乾隆朝淮北平原水利事业与农业生产稳定性的关系——以江苏徐州府为例
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的商业化
辽宋金元时期山西地区城镇体系和规模演变
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
黄土高原塬梁区商业集镇的发展及地域结构分析——以清代陕西宜川县为例
明清陕西商路建设与市场分布格局
论沿江开埠对内陆农产品商品化及地域流通格局的影响——以清代陕西植棉业为例
清至民国时期关中盆地商业经济的区域差异
宝鸡10县城镇近代化过程与城镇空间格局的蛮迁
从地志资料看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
清代陕甘黄土高原区市镇的分布及其变化
人民公社时期成阳原上农村聚落池塘景观的兴废与重建
清代中后期太原盆地镇的类型及形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