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分類: 图书,法律,法的理论,法律史学,
作者: 萧伯符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266印刷时间: 2007/07/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04623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法制史》对中国法律的起源、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进行了阐析,时间跨度从夏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本书充分考虑法学专业本科教材的特点与要求,力求结构严谨合理,内容详备简明。全书的主体由绪论和13章组成,13章的结构安排以朝代的先后为基础,同时根据不同时期历史与法制发展的特点,以及法律的性质与内容,进行必要的归并或拆分。每一章的正文部分即各节由法律思想、立法概况和以部门法为纲目的法律内容组成;正文之前有重难点提示及对该时期历史背景和法制发展的简介;正文之后附有思考题、相关的典型事例等。
作者简介
萧伯符 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史专业博士生合作导师,湖北警官学院副院长、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湖北省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与教材有《中国法制史》(主编)、《公安执法与人权保障》(合著)等20余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商鞅法治理论及其现代借鉴》、《(春秋)决狱初探》等5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奖。现主持司法部、公安部科研项目各1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夏商西周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三节 行政法律
第四节 刑事法律
第五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六节 司法制度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商鞅变法
第三节 法制变革的成就
第三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四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六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隋朝法制概况
第二节 唐朝的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三节 唐朝的行政法律
第四节 唐朝的刑事法律
第五节 唐朝的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六节 唐朝的司法制度
第七节 唐朝法制的基本精神与历史影响
第七章 两宋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八章 辽西夏金元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辽西夏金的法律
第二节 元朝的法律
第九章 明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十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概况
第二节 行政法律
第三节 刑事法律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第五节 司法制度
第十一章 清末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宪法与行政法
第二节 刑法
第三节 民法与经济法
第四节 司法制度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华民国的立法
第二节 宪法及宪法性文件
第三节 行政法
第四节 刑法
第五节 民法
第六节 司法制度
第十三章 革命根据地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概况
第二节 宪法性文献
第三节 民事立法
第三节 司法制度
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