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复研究4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编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 580000版次: 1页数: 378印刷时间: 2007/10/01开本: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508961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文物是人类文化的遗存物,是历代先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遗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文物会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损坏,这就需要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采用各种传统与科学技术手段,恢复文物原貌,使文物得以保存。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既是一门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技术又是一门边缘科学,包含了很多学科和实用技术。在学科方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金石学、化学、金属工艺学、美术鉴赏、鉴定学等;在实用技术方面有造纸、纺织、钣金、铸造、鎏金、油漆、陶瓷、电焊、石刻、绘画和书法等。
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大致可分为:古代书画装裱、古籍修复、金属类修复、陶瓷器修复、木器家具修复及各类文物复制、碑帖传拓、囊匣制作等几个大项。
我国的馆藏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是文物博物馆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遗产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手段,为了博物馆能办出高水平的展览,我们应当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发展文物修复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对保护中国有形文化遗产是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这已被大家所公认,它也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还必须认真地贯彻和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总结长期以来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目前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现阶段新体制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办法和措施,落实文物事业“十五”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
目录
复仿制曾侯乙尊盘的研究试验报告
战国晚期变形铜壶的整形修复
图说金代银盘矫形的修复
简介四川资阳出土青铜车马的修复
鎏金佛造像表面锈蚀与防护
论铁器保护
“有害锈”青铜器的修复保护
山西省博物馆藏汉代四神青铜镜的修复与保护
河南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西周铜弓形器的保护研究与修复
汉代铜镜的修复与研究
商代铜卣提梁修复小记
青铜器复仿制品模型用石膏的改性
几件青铜器的修复和保护
甘肃平凉地区明代铜佛的修复保护和科学分析
西汉齐王墓龙纹矩形大铜镜的复制研究
等离子体聚合物涂层在出土金属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黑色青铜器复仿制品的制作工艺
明代《钱谷青绿山水图》修复略说
浅谈唐寅《竹林雅集图》修复与装裱
包装的沿革及清代宫廷云头套的制作
中日书画装裱工艺中粘合剂制作与使用的异同
谈博物馆古旧书画修复
论书画装裱与修复
唐卡受损分析及防护
浅谈博物馆碑刻拓本收藏保护的环境
乾陵神道石刻(东7石人像)抢救性修复
电脑数码技术在古书画修复保护中的作用
浅谈纸质文物保护中去霉去酸的问题
小麦面粉及同质淀粉的粘度测定及分析
古旧书画“全色”略谈
浅谈纸质文物的虫害治理
也谈矾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荣宝斋的书画装裱
古旧书画修复与复制概说
浅谈书画装裱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略述中国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
谈谈古书画修复中的全色
浅谈古书画修复的全色方法与技巧
古旧折扇的修复
浅谈深字口碑拓片技法
谈考古文物拓片
浅谈纸绢书画为什么要装裱
《人物勒马图轴》修复工艺的探索
古籍的线装形式美
我国古籍药物防蛀技术述略
古瓷耳饰修复中的补缺塑形
两件出土汉代丝织品的保护
明代缂丝加绣质疑
清代一种带子的编织工艺探索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编织物的科学保护
浅谈戏剧博物馆戏装的保护和利用
故宫倦勤斋木质文物修复技术方案
乒乓球桌的修复和防腐保护
“天然木边座千叟宴插屏”的修复
朱漆描金经板修复
古匾牌的仿制与保护技术
浅谈螺钿镶嵌工艺及其修复方法
木质文物修复中所用木材的分析与确定方法
略谈明清家具的养护及修复
金沙遗址出土木耜的修复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的修复
杨机墓彩绘陶器的保护与修复
青花瓷器的修复
汝窑天青釉莲花钵
瓷器文物修复中喷笔及其相关技能的应用
从三彩马的修复看修复理念的变化
山陕会馆琉璃照壁石质基座的清洗与保护
一尊彩绘青石佛造像的保护修复
预置锈层浇注作旧在文物修复、复制中的实际应用
类空鼓壁画——莫高窟135窟特殊病变的修复治理研究
……
书摘插图
一、确定试验方案和预期目标
作者将试验方案定位于按复制文物的标准和要求来完成这次复仿制试验活动。其目的是为今后成功复制曾侯乙尊盘投石问路,积累经验。
复制文物分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以器为模,另一类是按器作模。二者比较,前者容易,后者较难。据悉,复制曾侯乙编钟选用的是以器为模的方法。然而,对于曾侯乙尊盘这种结构繁杂、造型别致的国宝级文物,以器为模是绝对不会允许的。即使是允许,也无法操作,难以实现。唯一方法只能是按器作模。即先按其形状,作一个非铜质的尊盘模型,然后再以此为器,在其上翻制模具。推测古代艺人当初铸造曾侯乙尊盘时是没有原物比照的。既不能按器作模,又不能以器为模。也只能是先作一器,再以器为模。由此可以想象,他们当时作器时,是没有任何思想约束的,可以自由设想,随意创造。而我们今天复制它,却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只能依照原物,一丝不苟,如实再现。因此,用按器作模的方法复仿制曾侯乙尊盘比原始创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作者将这次复仿制试验活动的预期目标锁定在以下几方面:
(1)总体外观尺寸与原物同等;
(2)按蜡铜比例关系,将重量控制在原物实际重量以内;
(3)所有透空附饰件的形状、数量、图案花纹与原物相同;
(4)所有饰件的表现形式与制作手法(圆雕、浮雕、透雕)与原物相同、相似;
(5)基本沿用原制作工艺试制,但有意识地引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力争有新发现、新突破。
实现上述目标,其数据资料均以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上》公布的数据为依据。图片资料主要以湖北省博物馆《曾俟乙墓下》图录集,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墓文物艺术》,湖北省博物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图选》等公开发表的图片为依据。另外,参观实物自拍图片若干。
二、主要制作方法及工艺流程
(1)依据已知数据做出尊盘主体模型。古人铸器,多以泥塑造型,而笔者这次试验选用石膏造型。效果一样。
(2)依据主体型体,按比例关系分别计算出各附饰件的外形尺寸,做出各单体模型。
(3)依据图片资料找出各部件内纹饰图案的分布规律,按与原物1:1的比例,将纹饰图案描绘到坐标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