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香文化

中国香文化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傅京亮著

出 版 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31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31909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香之为用,其利最溥。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摹帖,挥尘闲吟,篝灯夜读,焚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炉,焚以熏心热意,谓古助情可也。坐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霭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戛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复雾隐隐绕帘,又可袪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天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内容简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被忽视了,这就是香文化。

中国用香的历史久远,陪伴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的兴衰风雨。它邀天集灵,祀先供圣,是敬天畏人的体现,又是礼的表述;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又是祛疫辟秽,安神正魄的良药。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僧道大道,无不以香为伴,对香推崇有加。

炉热情暖,青烟翠雾之中,不知引发了多少灵感,增添了多少热情,降息了多少怒火,带去了多少祝福。它启迪英才大略的智慧,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香文化史

1.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

2.博山炉暖:初成于秦汉

3.香光庄严:成长于六朝

4.盛世流芳:完备于隋唐

5.巷陌飘香:鼎盛于宋元

6.香满红楼:广行于明清

第二章香药

1.沉香

2.檀香

3.龙涎香

4.龙脑香

5.麝香

6.丁香

7.乳香

8.苏合香

9.安息香

10.降真香

11.郁金

第三章香品

1.中国传统香

2.香品的种类

3.天然香与合成香

4.香品的鉴别

5.香品的使用

第四章香具

1.香具的家族

2.香炉的样式

3.云烟缭绕的山海一博山炉

4.珠光宝色的传奇一宣德炉

第五章佛教与香

1.尊贵的香

2.妙香与佛法

3.殊胜的供养

4.上香的仪轨

5.香汤浴佛:佛诞节

第六章文人与香

1.文人与香

2.文坛轶事

3.历代咏香诗文

4.散文:林语堂、许地山、林清玄

后记

书摘插图

1.香烟始升:萌发于先秦

大约4100年前的一个正月的吉日,在尧的太祖宗庙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典礼。舜接受了尧禅让的帝位,查得天象瑞正,知道摄政顺乎天意,便行专门的祭礼,告于天帝。燔木升烟,上达于天,以此“裎”祭之法祭拜日月、风雷、四时;郑重地遥望远近山河,以此“望”祭之法向山川行了祭礼;继而又祭拜了其它神明。此后,舜收集了象征各地首领权力的五种玉器。又择吉日,接受四方首领的朝见并颁发了五种玉器。二月,舜巡视东方,至泰山,燔烧柴木行祭,并依次遥祭各大山川。

这是《尚书舜典》对舜帝登基的一段记载:“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裎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端。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在祭祀中燔木升烟,告祭天地,正是后世祭祀用香的先声。

传统文化的许多部类都可溯至先秦,香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可以一直追溯到殷商以至遥远的先夏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6000多年之前,人们已经用燃烧柴木与其它祭品的方法祭祀天地诸神。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已有了“紫(柴)”字,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形象注释。而中国的香还有一条并行的线索——生活用香,其历史也可溯及上古以至远古时期。早在四五千年之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已出现了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陶薰炉。

到春秋战国时,祭祀用香主要体现为燃香蒿、燔烧柴木、烧燎祭品及供香酒、供谷物等祭法。在生活用香方面,品类丰富的芳香植物已用于香身、薰香、辟秽、祛虫、医疗养生等许多领域,并有熏烧、佩带、熏浴、饮服等多种用法。佩戴香囊、插戴香草、沐浴香汤等做法已非常普遍,薰香风气(生活用香)也在一定范围内流行开来,并出现了制作精良的薰炉。此外,以先秦儒家“养性”论为代表的“香气养性”的观念已初步形成,为后世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为西汉生活用香的跃进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远古的香烟

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在6000年前的祭祀活动中已经出现了燃烧柴木及烧燎祭品的作法(常称为“燎祭”)。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城址”的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大型祭坛、上海青浦淞泽遗址的祭坛都发现了燎祭遗存。(燔燎祭祀的遗存物不易分辨具体物品,紫祭、燎祭等常统称“燎祭”。所烧物品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易于燃烧的植物,如柴木、草、粮食等,另一类是陶器、石器、动物牲体等需借柴木之火焚燎的物品。由于植物遗存多为残灰,不易识别,燎祭所用植物的种类尚待考察,应是选用一些品质较好的、含芳香气味的树木、灌木或草本植物。)

距今6000~5000年间(约为仰韶时代中晚期),祭坛规模更大,燎祭遗存更多,可见于辽西东山嘴和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从东山嘴到牛河梁的数十公里之内绵延分布有大型石砌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等规模宏大的祭祀遗址,位于山梁上的东山嘴祭坛发现了大片红烧土、数十厘米厚的灰土、动物烧骨等燎祭遗存物。此祭坛两侧对称,南圆北方,合于后世“祀天于圜丘在南,祭地于方丘在北”的礼制;坛、庙、冢“三合一”的布局与“天地坛、太庙、陵寝”的布局相似;冢的结构与后世的帝王陵墓相似;出土的龙形玉器也是我国最早的龙形器物之一。该遗址揭示出令人惊叹的史前文化,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古老渊源。亦可看出,商周时期的燎祭正是对远古祭祀观念的继承。

距今5000~4000年间(约为广义的龙山时代),燎祭的使用已较为普遍。山西陶寺遗址的祭祀区发现了大型“坛”形建筑,很可能曾用于观测天象和燎柴祭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此遗址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平阳)。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遗址也有大量燎祭遗存,司知该地区曾有浓厚的燎祭风气。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太湖及杭嘉湖地区,包括浙江余杭莫角山、反山、瑶山、汇观山、江苏常州寺墩、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吴县草鞋山、张陵山、昆山绰墩、少卿山等多处遗址,其中有数十处大型祭坛及类似“金字塔”的贵族坟山(人工堆筑高台,中间为墓地),其燎祭遗存分布广泛。

距今4000~3000年问(夏商时期),燎祭已遍及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的广大地区,商代尤为明显,可见于河南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郑州小双桥、四川广汉三星堆等多处商代遗址。第一炉香:5000年前的薰炉从直觉上说,薰炉似乎不应属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远古时期”,可令人惊叹的是,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表明,四五千年前的先民们的确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奢侈”品了。

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晚期遗址曾出土一件之字纹灰陶薰炉炉盖(距今5000多年)。

山东潍坊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蒙古包形灰陶薰炉(距今4000多年),夹细砂灰陶,高17厘米,腹径14厘米,顶部开圆孔,炉身遍布各种形状的镂孔(圆形、椭圆形、半月形等)。 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竹节纹灰陶薰炉(距今4000多年),高11厘米,口径9.9厘米(略小于底径),呈笠形,斜直腹,矮圈足,腹外壁饰有6圈竹节形凸棱纹,炉盖捉手四周有18个镂孔(3孔一组,共6组)。 这几件薰炉“分散”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其样式与后世的薰炉一致(而异于祭祀用的鼎彝礼器),并且造型美观,堪称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奢侈品”,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早期中华文明的灿烂。(牛河梁遗址的下限距今5000年,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与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的下限时间较为接近,但均在4000年之前。)

商:柴祭、燎祭、香酒

殷商甲骨文已有“紫(柴)”、“燎”、“香”等字。

“紫(柴)”字,形如“在祭台前手持燃烧的柴木”,指“手持燃木”的祭礼”,堪为祭祀用香的一个形象注解。“燎”字,形如“燃烧的柴木”,指“焚烧柴木的祭礼”,有单独的“燎”,也有“燎牢”、“燎牛”等烧燎其它(动物)祭品的方法。(《说文》:“寮,紫祭天也。”“紫,烧柴寮祭天也。”)

向神明奉献谷物也是一种古老的祭法,“香”字即源于谷物之香。甲骨文中的“香”,形如“一容器中盛禾黍”(禾黍边有小点,表示黍粒),指禾黍的美好气味。篆文变作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甜美。(《说文》:“香,芳也,从黍从甘。”)隶书又省略写作“香”。如《尚书君陈》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德行之香至高,非黍稷之香气可比。(据笔者初步考察)约自东汉开始,“香”也用来指某种香药(香料),如苏合香、鸡舌香等。自魏晋时,“香”也用来指“香药制作的香品”,如和香、合香、薰衣香、印香、线香等等。

商代有一种香气浓郁的贵重香酒,名为“鬯”,多用于祭祀,也常用作赐品或供贵宾享用。一般认为这种鬯酒是用郁金、黑黍等制成。黑黍在当时是一种珍贵的谷物,郁金则是一种芳香草本植物(今姜科姜黄属植物,也称郁金草,并非郁金香花),其宿生块根黄赤芳香,茎、叶、花亦有香,也是一味常用药材。(另有观点认为上古的鬯酒不用郁金,而用百草之花,或兼用郁金及百草之花。)

鬯酒是商周时期最重要的祭品(礼品)之一,使用频率很高。西周还有专职的“郁人”和“鬯人”负责用鬯之事,如《周礼春官》载:“郁人掌裸器。凡祭祀、宾客之裸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鬯人掌共柜鬯而饰之。”(裸:guan,酌酒灌地或献宾。彝:盛酒器。柜:ju,黑黍。)

西周春秋:燔柴、燃萧等祭礼

西周春秋的祭祀用香(沿袭前代)主要体现为燔烧柴木、燃香蒿、烧燎祭品及供香酒(鬯酒)、谷物等祭法。

燎柴升烟的祭礼常“燔柴”祭,细分则有“裎(yin)祀”、“实柴”、“槱(you)燎”等,盖为积柴燔烧,在柴上再置玉、帛、牺牲等物,燔烧的物品有别,但都要燔燎升烟。

《仪礼觐礼》:“祭天,燔柴。祭山丘陵,升。祭川,沉。祭地,瘗。”(瘗:yi,埋物祭地。)

《周礼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以禋祀祀吴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埋沉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埋:将玉、谷物等埋人土中以祭山神地神。沉:将玉、牲体等沉没入水以祭水神。血祭:以牲体之血滴于地。疈辜:plgu,剖开、掏净牲体。)郑玄注:“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也。……燔燎升烟,所以报阳也”。孔颖达疏:“裎,芬芳之祭。”(对裎祀、实柴、槱燎之差异,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裎祀是用玉、帛、全牲,实柴用帛、经过节解的牲体,槱燎只用节解的牲体。)

《诗经维清》赞颂了文王订立了裎祀祭天的典制:“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裎。迄用有成,维周之祯。”这是周公祭祀文王的乐歌,大意是:有了文王创制的典章,才有了政治的清明与光耀,从开创裎祀祭天的典制到今日的成就,乃周朝的祥瑞。缉、熙:光明。肇:始。

燃“萧”也是一种重要的祭礼。(“萧”指香蒿,香气明显的蒿,盖指现在所说的黄花蒿(古称青蒿)、茵陈蒿等蒿属植物。)

常焚烧染有油脂的萧(及黍稷等谷物),并用郁鬯之酒灌地,认为萧与黍稷之香属“阳”,郁鬯之香属“阴”。如《礼记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螨萧合膻芗。凡祭,慎诸此。”(焫:ruo,焚烧。郊:郊祭,祭天。特、牲:牲体。臭:气味;圭:上圆(或剑头形)下方的玉。璋:形如半个圭的玉。灌鬯的容器以圭璋为柄,用玉温润之气。)

《诗经生民》也有焚烧香蒿的记载:“取萧、祭脂,取羝以軷。 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香蒿常被视为美好之物,如《诗经蓼萧》以“萧”比君子:“蓼彼萧斯,零露滚滚。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兰”、“柏(松)”等芳香植物也很受推崇,在生活和祭祀中都多有使用。(“兰”多指兰草,今菊科的佩兰、泽兰、华泽兰等,有时也指兰科的兰花。)

在荆楚一带,举行重要的祭祀前常沐浴兰汤,并以兰草铺垫祭品,用蕙草包裹(一说熏烤)祭肉,进献桂酒和椒酒。如《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三月春禊有浴兰的风俗。春秋两季要在水边举行修洁净身、祓除不祥的祭礼,称“祓禊(fu xi)”。三月上巳(第一个巳日)为春禊,人们常集聚水滨,执兰草,沾水、洒身,以祓除冬天积存的污渍与秽气。这种仪式也有“招魂续魄”的含意,如《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此“招魂续魄”盖为生者而行,古人认为魂魄不全则致疾病,故在春日召唤魂魄复苏或归于健全。(一说是为逝者招魂,使亡灵不扰生者。)

上巳春禊也是愉快的郊外踏春,青年男女交游的节日,如《诗经.溱洧》即写此风俗:“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春禊在汉代常称“上巳”节,魏晋后改为三月三日,祓禊招魂的含意渐弱,世俗娱乐色彩增加,演变为以水边的宴饮、交游、踏青为主,王羲之《兰亭集序》即写此风俗。唐宋时,上巳节与寒食节、清明节合并为清明节,其春游风俗即主要来自上巳节。

枝叶清香的松柏也被视为香洁之木。

制作鬯酒时即以柏木为臼,梧桐为杵,盖取柏木之香,梧桐之洁白。《礼记杂记》:“鬯臼以椈,杵以梧。”掬:柏的别称。孔颖达疏:“捣郁鬯用柏臼桐杵,为柏香桐絮白,于神为宜。”

棺椁之木以松柏为贵,《礼记丧大记》:“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

夏商神明的牌位也常用松柏制作,如《论语八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也用柏木祛病辟邪,可见于《五十二病方》。

后世用柏更多,植柏树、食柏子、燃柏枝、赠柏叶、门前挂柏枝、饮柏酒等等。宋代大型祭祀也焚烧柏木,如《宋史礼志》:“今天神之祀皆燔牲首,风师、雨师请用柏柴升烟,以为歆神之始。”

柏是古代制香的重要原料,柏子、柏叶、柏木、树脂等皆可入香(亦入药),还有专门的“柏子香”,柏木粉也是现在传统香的常用原料。(柏树包括侧柏、圆柏(含桧柏)、刺柏、扁柏、福建柏、柏木等多个属种,福建柏是中国的特有树种,侧柏也主产于中国。陕西桥山黄帝陵还有一棵4000余岁的侧柏“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所植。)

佩香、薰香等生活用香战国熏炉

除了用于祭祀,芳香植物还有香身、辟秽、祛虫、医疗、居室薰香等多种用途。

插戴香草、佩戴香囊。先秦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香囊常称“容臭”(臭:xiu,气味之总称),佩戴的香囊也称“佩帏”。香草、香囊既有美饰、香身的作用,又可辟秽防病,在湿热、多疠疫的南方地区风气尤盛。

《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少年人拜见长辈时先要漱口、洗手,整齐发髻,系好衣服的丝带,还要在衣穗上系挂香囊(以香气表恭敬,也可避免身上的气味冒犯长辈)。

《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披带江离和白芷,以秋兰(兰草)作衣带的佩饰。扈:hu,披带。

“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取粪土以满香囊,佩而带之,反谓花椒为臭(近小人而远君子)。

中国香文化

中国香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