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国库制度发展与建设
分類: 图书,经济,财政税收,
作者: 张明著
出 版 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73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88715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财政国库制度发展与建设”的专著,书中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公共财富贮藏方式之脉、计划体制的财政国库构造、体制转变中的财政国库变革观、公共收支的会计控制与集中支付核算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2005年底,昆明召开的全国财政国库工作会议认为,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关的法规体系、一个高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和一支过硬的管理队伍。
始于2001年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确立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初步实现了预算执行管理体制的根本变革。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主要采取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基础上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改变过去征收单位和预算单位分散设置银行账户、多环节收纳和支付财政资金、大量支流财政资金的状况。已缴纳和未支付的财政资金统一由财政国库单一账户持有,财政国库通过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收缴非税收入和支付财政资金,财政通过竞争招标方式选择代理银行,获取优质高效的结算管理服务。国库单一账户以网络信息系统为支撑,非税收入款项及时进入国库单一账户和财政专户,财政资金支付按用款计划和规范程序,通过财政或授权预算单位直接支付到供货商或最终用款单位。财政资金运行过程通过电子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形成了与过去根本不同的预算执行管理运行机制。目前,中央160多个部门和3300多个基层单位均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涉及财政资金4000多亿元。地方36个省市区全面推行改革,并将改革推行至300多个地市和600多个县。全国十几个省市区使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进行改革,范围不断扩大。
目录
1 公共财富贮藏方式之脉
1.1 国备粮草、“家”储玩好:中国公储制度史源
1.2 神权到王权:西方财政国库制度考载
1.3 战争与通胀:中华民国财政国库制度及运作
1.4 告别实物走向货币与数字:公共贮藏的演进
2 三位一体:计划体制的财政国库构造
2.1 国家行政级次中的“三位一体”
2.2 库款控制权:总预算会计制度之根
2.3 库款经办权:人行代理制度之基
2.4 库款使用权: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之核心
3 财政国库改革缘起:源于银行、乡镇和分税的萌动
3.1 跟随银行变革之变革
3.2 乡镇财政国库:配套乡镇发展与财政建设
3.3 “分税”中的成长与追求
4 体制转变中的财政国库变革观
4.1 粘住体制改革:财政国库代理转型之辨
4.2 对称“分税”的“分库”思路
4.3 中央银行职能建设的“失彼”与进发
4.4 适应市场:财政国库管理改革的基础
5 单一账户:我国市场化的财政国库变革路径
5.1 基层管理涅粲:因地制宜到全面改革
5.2 国外财政国库制度参照
5.3 单一账户:公共管理的高端再造
5.4 我国单一账户制度建设
6 集中收付:“百川归海”的业务制度
6.1 单一账户下的集中收入业务制度
6.2 单一账户下的集中支付业务制度
6.3 支付清算
7 公共收支的会计控制与集中支付核算
7.1 公共收支控制要素与我国财政国库会计沿革
7.2 单一账户的账务管理
7.3 源于账的控制
8 信息化:一种专业的数据情结
8.1 形式与价值:财政库款信息管理框架
8.2 财政国库信息整理:另类尖端生产
8.3 致用:财政国库信息分析
9 网络化:虚拟人文影响的技术
9.1 网络技术与财政国库管理
9.2 人行国库网络系统
9.3 财政国库网络系统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1公共财富贮藏方式之脉
1.1国备粮草、“家”储玩好;中国公储制度史源
1.1.1公元前的专业品质:周朝财政国库及制度
……
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凡适四方使者,共其所受之物而奉之,凡王及冢宰之好赐予,则共之。
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后世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宾客、丧纪、会同、军旅,共其财用之币,赍赐予之财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之治,以诏王及冢宰废置。
职内,掌邦之赋入,辨其财用之物,而执其总。以贰官府都鄙之财人之数,以逆邦国之赋用。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及会以逆职岁。与官府财用之出,而叙其财,以待邦之移用。
职岁,掌邦之赋出。以贰官府都鄙之财,出赐之数,以待会计而考之。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财用,受式法于职岁。凡上之赐予,以叙与职币授之,及会以式法,赞逆会。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周朝国家财政库藏制度有以下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