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何华珍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2-1字数: 250000版次: 1页数: 307印刷时间: 2004/12/01开本:印次: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44876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隶变后的近代汉字为研究对象,从中日文化背景的异同出发,研究日本国字、简体字、俗字之源流,探究中日近现代汉字之传承与变异,以此展现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历史;同时以汉字词为研究对象,人中日文献和词汇形义演变出发,发掘语言材料,考究源流本末,再现语言接触之历史原貌,对中日语言中的疑难汉字词进行新的考证与甄别,填补了语言研究之部分空白。
作者简介
何华珍 1963年11月生于江西乐安。1997年7月杭州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8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获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在职博士后,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文字学会会员、浙江省语言学会理事、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日语言对比的汉语史研究。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日本汉字
二 关于日本汉字词
第一章 日本国字研究
一 日本国字释义
二 日本国字的类型
三 日本国字考释
四 日本国字探源
第二章日本简体字研究
一 日本简体字释义
二 日本简体字的类型
三 日本简体字考释
四 日本简体字探源
第三章日本俗字研究
一日本俗字释义
二 日本俗字的类型
三日本俗字考释
四 日本俗字探源
第四章日本汉字词研究
一 日本汉字词释义
二日本汉字词的类型
三 日本汉字词考释
四 日本汉字词探源
附录
一《大汉和辞典》国字一览
二《大汉和辞典》(补卷)国字一览
三《常用汉字表》日本常用汉字一览
四《汉语外来词词典》日语借词一览
五《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日语借词一览
六《现代汉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日语借词一览
七《跨语际实践》日语借词一览
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绪论
一关于日本汉字
(一) 日本汉字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汉字东传,论者多以“漠委奴國王”之金印文字为最古,并借此与《后汉书倭传》“光武赐以印绶”之史实相印证①。而从日本汉字或汉文资料论,则普遍认为《江田船山古坟大刀铭文》(438年)、《隅田八幡镜铭》(503年),最为久远。前者乃移民张安所撰,后者盖出百济工匠之手②。又据最新考古资料发现,远在弥生时代2世纪或3世纪就已出现“大”、“竟”(镜)、“奉”、“幸”、“与”等弥生文字。王勇师说:“早在弥生时代,大陆移民已将汉字文化传入日本;邪马台国拥有移民及其后裔构成的识字集团,在一定范围内开始实际使用汉字。”③
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一书中,把中国的文字学分成五大派,即俗文字学、字样学、说文学、古文学、六书学。又说,前两派属于近代文字学,后三派属于古文字学。(p.25)汉字传播日本,日人据此表达其固有语言,其时在汉代以后,即汉字发展至隶书、草书、楷书阶段,因此,研究流布于日本的汉字,属于近代文字学研究的内容。
据考,“汉字,,一词,奈良平安时期的日本古文献中没有出现,而至迟见于镰仓时期的《古事谈》、《闲居友》、《万叶集注释》等,且多与梵字、假名相对而言①。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日本“汉字”,即“同文,,之义所在。然而,大槻文彦《言海》(初版于1891年),每于字头之下分为三类:和り通用字、汉り通用字、和汉り通用字②。大枫氏从通用字(词)的角度区分中日汉字之异同,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他不但继承了江户时期日本汉字学家的固有传统,而且对明治以后的国语辞书及汉和辞典的编撰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颇具匠心亦最具争议之所在。本研究亦基于中日汉字之间的相同与变异,对日本汉字中的有关国字、简体字、俗字,考镜源流,明辨本末。不过,所论“日本汉字”,多属汉字流播过程中的变异或创新,侧重于汉字形义,且多数为中日辞书界或学术界论定的所谓“日本汉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