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英)威廉姆斯(Williams,k.)著,刘琛译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字数:版次: 1页数: 351印刷时间:开本: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807638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每日邮报》的创办者诺斯克利夫勋爵曾经有一句名言“凶杀、性、丑闻俨然已经成为了英国大众传播的每日主菜。”但对于英国大众传播真正的流行趋势而言,这个评论未免太过片面。
从15世纪的古登堡印刷机到21世纪的通信革命,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英国出版业、报业、电影业、广播业、电视业等多种大众传媒与英国政府、经济、民众等多种社会力量之间波澜壮阔的互动过程及其运作逻辑。诺斯克利夫革命、英国广播公司的建立、舰队街的兴衰、新媒体的崛起,数百年英国大众传播历史历历在目。
——科林斯巴克斯(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从15世纪的古登堡印刷机到21世纪的通信革命,本书详尽地叙述了英国出版业、报业、电影业、广播业、电视业等多种大众传媒与英国政府、经济、民众等多种社会力量之间波澜壮阔的互动过程及其运作逻辑。诺斯克利夫革命、英国广播公司的建立、舰队街的兴衰、新媒体的崛起,数百年英国大众传媒历史历历在目。本书亦因其精到的历时性回顾与分析,成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大学读物。
作者简介
凯文威廉姆斯(Kevin Williams),现任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艺术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近期著作包括《理解传媒理论》(Understanding Media Theory,2003),《阴影与实质--威尔士传媒政策发展研究》(Shadows and Substance:The Development of a Media Policy for Wales,1997)等书。
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读者、暴徒和煽风点火者:英国大众传播史介绍
第一章 “顽皮和下流的话”:英国大众传播的诞生
第二章 强权不是公理:激进派出版的兴起和衰落
第三章 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诺斯克利夫革命和大众出版的兴起
第四章 被流浪汉所拯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电影
第五章 无线电的黄金时代:英国广播公司的早期
第六章 我们边走边唱:20世纪30年代英国社会的写照
第七章 他们的幸福时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英国式的审查制度
第八章 安逸的双头垄断:英国电视业的发展
第九章 危机?什么危机?20世纪80年代英国广播的瓦解
第十章 继续前进:1945年以来的英国电影工业
第十一章 告别舰队街:战后英国报业的缓慢衰落
第十二章 新媒介,老危险:英国传媒与传播革命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顽皮和下流的话”:英国大众传播的诞生
可以说,现代大众传播源自于l5世纪末印刷出版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活版印刷术要归功于乔安古登堡(Johann Gutenberg),他在1453年于美因茨(Mainz)首次使用这项技术印刷了《圣经》。这是一次突破,是自中世纪末期以来,许许多多技术发明的巅峰之举。“古登堡革命”(the Gutenberg Revolution)不仅改变了图书和印刷材料的制作方法,而且也改变了欧洲社会知识储存和传播的总体基础。在印刷术诞生之前,教会控制着书面文字的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僧侣用手抄的办法复制文字作品。据估计,每年每位抄写者能够完成两本书。因此,复制作品的数量很少,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使得大多数人无法购买。绝大多数的复制材料由教会负责保管,它们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也基本主宰着哪些内容可以传播、可以被知道和相信。
印刷术极大地推动了图书的制作。16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增长率是400%。这种巨大的增长带来了图书价格的大幅下降。这意味着,举例来说,手艺人可以买得起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作品,而其他的日收入相当的人也能够负担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