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思想文明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崔建林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字数:版次: 1页数: 42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72400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隽华夏五千年国粹经典,再现炎黄文明成就图腾!这是一部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品读本。本书完整地介绍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等战国各派思想的发生、发展、最终影响和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等。四书五经阐释儒家精髓、老庄哲学解读道家文化、修禅入定评析佛家思想、诸子百家演义古学流派,五千年国粹经典文化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隽华夏五千年国粹经典,再现炎黄文明成就图腾,一部纵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品读本。
四书五经阐释儒家精髓,老庄哲学解读道家文化,修禅入定评析佛家思想,诸子百家演义古学流派。
内容简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生活。
本套国粹系列丛书从自有文献记载的五帝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开始,至公元1900年民国前期,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发展与文明的演进等四大部分;天文、地理、农业、医学,儒道佛传统哲学思想,占典文学诗词,占代美术、音乐、舞蹈等等几十个学科的内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过程、特点、模式及其形成机制,总结各地区人类文明的成就,从而达到探求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目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影响及地位最终确立
儒家的起源
儒家创始人
儒家的发展
儒家在近代的没落
儒家的特征
儒家思想借鉴
二、儒家思想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荀卿(荀子)
董仲舒
程颐
朱熹
王阳明
三、经典著作重点注释:四书、五经、易经
儒家经典——儒学十三经
关于四书五经
《论语》
简介
菁华选粹
《孟子》
简介
菁华选粹
《礼记》
《礼记》之《大学》
简介
《大学》菁华选粹
《礼记》之《中庸》
简 介
《中庸》菁华选粹
《荀子》
《传习录》
《尚书》
《春秋》
《春秋繁露》
《周礼》
《孝经》
《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左传》
《尔雅》
《皇极经世》
《五经正义》
四、各种评论集粹
历代对儒学及孔子的评价
先秦评孔
秦汉评孔
魏晋南北朝评孔
宋元评孔
明代评孔
清代评孔
近代以来评孔
南师评儒家和孔子精彩言论
国内新儒学派对儒学和孔子的评价
儒教三个主要阶段的纲领演变
对冲击传统文化的三大误解
五、现状、发展及未来
也说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
再兴儒学
儒学文化的发展与未来特征
儒家思想在世纪的前景
第二章 道家思想
一、道家的创始与渊源
道家和道教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杨朱
玄学与新道家
道家经典著作重点注释
《老子》
《庄子》
《淮南子》与太极真人
《列子》
二、名家经典评论集粹
道家在中国文化的地位
道教在中国的衰败和未来
南师评讲道家文化
道家哲理故事集粹
道教掌故集粹
第三章 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传入、发展
佛家学术思想概述
佛学的概要:大乘和小乘
小乘的思想
小乘的实践
小乘的求证方法
大乘的思想
大乘的实践
大乘求证的方法
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
净土宗
禅宗
佛教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
佛家经典著作介绍
《金刚经》
《六祖坛经》
经典故事和各种评论集粹
佛家经典故事
南师评论——佛教与中国文化思想
佛教的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附录:佛祖故事及基本常识名词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
名词解释
第四章 诸子百家及其他
一、关于战国的诸子百家
法家
法家代表人物
法家著作
法家大概发展
韩非和《韩非子》
管仲和《管子》
墨家
墨子其人
《墨子》其书
墨家思想
阴阳家
阴阳家的名称由来
阴阳家的思想
阴阳家的没落
阴阳家代表人物
阴阳家的著作
名家
名家称呼由来
名家的代表人物
名家的政治主张
名家的著作
名家提出的命题
名家学派余话
杂家
农家和小说家
农家
小说家
二、诸子百家经典著作重点注释
《韩非子》部分内容白话版
存韩第二
爱臣第四
主道第五
有度第六
八奸第九
十过第十
说难第十二
三守第十六
饰邪第十九
说林上第二十二
观行第二十四
用人第二十七
《管子》内容解说
全部内容纲目
内容解说选
结束语
书摘插图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
影响及地位最终确立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但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派。特别是先秦时,儒家虽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与其他诸子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的起源
《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有人认为儒者是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宗教仪式,有“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的说法。
《说文解字》云:儒,柔也,术士之称。据郭沫若考证,“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也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
庄子后学评论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庄子渔父》)
儒家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载:“白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儒家的发展
儒家在先秦时,和诸子地位平等,然而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这便是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华。汉朝由于宗经而尊儒,这便是儒家交上好运的原因之一。孔子作古,“儒分为八”(《韩非子》),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这便是先秦儒学。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降,将今文经学做为官方经学。《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共王怀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此后,便有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