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

分類: 图书,家庭教育,素质教育,
品牌: 米夏埃尔•温特霍夫 (Michael Winterhoff)王泰智沈惠珠
商品特性德国亚马逊热销!《明镜周刊》畅销榜第一名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4月1日)平装:176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9787565702570条形码:9787565702570商品尺寸:20.8 x 14.4 x 1.8 cm商品重量:222 g品牌:今日今中ASIN:B007SI73RK商品描述内容简介《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内容简介:家长管教子女,反而被子女告上法院;老师不能训斥学生,否则家长会到学校兴师问罪;孩子不服管教,因而弑父……这些新闻事件,我们都不陌生。然而,当我们在问“孩子为什么变成小皇帝”时,是否意识到:教育价值扭曲才是关键!培养孩子适龄的心理成熟度,才是解决之道。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结合多年儿童及青少年问题的个案观察,为教育价值失衡的社会敲响警钟,更要进一步告诉你:
给父母的三大提醒:
1.成熟的心理发展,是教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前提;
2.父母的使命是,陪伴孩子走过心理发展的过程;
3.唯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父母才能完成教养的使命。
洞悉孩子成长发展的五阶段:
两岁前:以自我为中心,早期幻想阶段,孩子的需求需要立即满足,会以哭闹来表达需求。
两至三岁:反叛阶段,孩子可以决定自己和自己身体的功能,也可以决定如何与何时应该说些什么。
三至五岁:学龄前阶段,孩子可以区分自我和沟通对象,听懂大人的话。
六至十三岁:就学阶段,学习进入社会,孩子可以遵守规则,内化成自身的行为规范。
十四至十六岁:青春期阶段,可以察觉错误,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揭示三大心理误区,正视它们,小皇帝才会变成好孩子:
伙伴关系:你错把孩子当伙伴,才会让孩子面对大人的问题。
投射关系:你害怕失去孩子的爱,采取宠溺、放任的教养态度。
共生关系:你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浑然不觉。
教出好孩子,出路在哪里?
家庭可以怎么做?
不只要划清孩子行为界限,更要划清亲子间的心理界限。
学校可以怎么做?
确立教育目标与方向,给予孩子与老师相同的保障。
社会可以怎么做?
认知现今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并且加以导正。
海报:

德国儿童与青少年问题研究权威温特霍夫博士振聋发聩的教育心得!一本备受各界推崇的教育经典。
教养的前提是:孩子可以听懂成人的教导。当所有的教养书都在教你如何养育小孩时,《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要告诉你:这个年代,光有教养还不够。
五岁与十五岁的孩子,在教育和沟通上存在怎样的原则性区别?
自决不等于自立!“独立自主”的孩子为什么成为不服管教的“刺头”?
曾被视为“小皇帝”的80后,如何防止教育的悲剧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
每位父母都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教养孩子,可是错误的教养观点和方法却让孩子困在自我的世界无法自拔。
不尊重他人,耐挫力差,与父母顶嘴、讨价还价,违抗老师的教导,在校园里任意滋事,甚至酗酒、嗑药!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温特霍夫博士带您解密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灵密码,破除三大亲子沟通迷思,“小恶魔”从此蜕变为“小天使”!
不只教导孩子行为界限,更要划定亲子间的心理界限。
《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为时下扭曲已久的教育价值观敲响警钟,并提出具体改进方针。
重新回归教育与教养的本质,以作者临床案例结合社会现象提出建议,并深入剖析。
从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环境三方提出建议与见解,从根本解决教育问题,观点更全面。
不仅限于亲子教养层面,更扩及对社会整体教育与教养观念的检讨。
掌握3大心理关键,正视它!“小皇帝”才会变成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