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叩众妙之门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周高德著
出 版 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445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12802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以西汉文帝时之《老子河上公章句》本为蓝本,同时参照战国时之竹简本,汉初时之帛书本以及三国时之王弼本等古本,并借鉴历代有关注家学者之成果,经过反复推敲而加以校定。
通载原文,注释字词,翻译句意,提炼主旨,交流札记。
自然之道,御政之方,用兵之略,修身之法,处世之术,殊途同归。而道家之文献,均蕴其中,老氏之道,无不尽矣。因之精研其经,大有作为也。
——任法融道长语
内容简介
老子《道德经》首章之尾句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形容“道”之深邃,为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之总门户。作者在此以虔诚轻叩之态,译注和研究《道德经》,尝试以入“道”境,“以观其妙”。编写和出版本书,旨在:弘扬老子思想,汲取先哲智慧,提高道德素养,利益人类社会。
《道德经》古往今来版本众多而各异。本书以西汉文帝时之《老子河上公章句》本为蓝本,同时参照战国时之竹简本、汉初时之帛书本以及三国时之王弼本等古本,并借鉴历代有关注家学者之成果,经过反复推敲而加以校定。本书按81章排列顺序,依据河上公本排出,帛书本与之不同者加以说明。对较为难懂的字、词均进行注释,其中,对有争议的字、词则参考历代名家之注释并予以注明。各句大意,采取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力求通俗易懂。为帮助读者更易于把握,文中主旨对全章之主要意义作了概括总结。每一章最后附有札记,介绍了注家对河上公本之该章标题的见解和对该章的分析,以便读者拓展视野。
作者通过如上几个方面,既介绍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又参以己意,不囿于成说,提出了不少新得新见,深入地讨论了老子思想的精神实质,并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帮助初学者能较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原义。所有这些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老子》,皆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周高德,1961年生,湖北石首人。现为中国道教学院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市道家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著有《道教文化与生活》、《大道溯源》、《道教的精神》;合著有《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道教常识》等。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道学研究》、《中国民族报》、《楚望诗刊》、《母爱颂》(诗集)等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文童和诗词。
作者在中国道教学院,主要讲授《道教经典》,其中又主要讲授老子《道德经》。他在教学过程中,博览和研读有关《道德经》注释和研究方面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道德经》之本义,不囿于他说,并参以己见,并力争使其阐释符合当今社会之进步要求。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附录1:《道德经》原文与译文对照
附录2:历史不衰的老子崇拜和信仰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注释】
道可道,非常道;
帛书甲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恒道”,河上公本作“常道”。“恒”“常”义同,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6年在位)之讳而改。
道: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作为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①。后人归纳老子作为哲学概念的“道”,主要有四种含义:[1]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②;[2]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即道是宇宙万物的本体③);[3]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4]道是作为人类社会所遵循的(最高的)生活准则。
本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之第一个和第三个“道”,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可道:(指“道”)可以用语言来表述。(言下之意,说明“道”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述。)
常道:指形上的无法感知的永恒存在的“道”。
非常道:意为不是“常道”的真实本身。
[原文大意]“道”,(虽然)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真实本身。
名可名,非常名。
此句承接上句“道可道,非常道”,犹言“(道)名可名,非常(道)名”。
名:这里特指“道”之名。
可名:这里指“道”可以勉强地用文辞来命名。
非常名:不是永恒存在的“道” (即“常道”)的本来名字。(因为“道”本“无名”。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强调过。譬如:三十二章中云:“道常无名”,四十一章中日:“道隐无名。”“道”这个名字,只是老子对宇宙的本原和本体的勉强命名。)
[原文大意]“道”的名字,(虽然)也可以勉强地用文辞来命名,(但)不是那永恒存在的“道”的本来名字。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书从通行本。帛书本作“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句,河上公、王弼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至北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则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为读。本书从后者。
“按:‘无’‘有’是中国哲学本体论或宇宙论中的一对重要的范畴,始创于老子。通行本《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湖北郭店战国楚墓竹简《老子》作:‘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亦以‘无’‘有’为读。主张‘无名’‘有名’为读的人,也可以在《老子》本书中找到一个论据,如三十二章:‘道常无名’;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日道。’故两说可并存,笔者居于哲学观点,兹取‘无’‘有’之说”。①
无、有:“无”、“有”同指“道”。盖:“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14章)因此谓之“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总而言之,“道”是真实存在的,它“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因此谓之“有”。正因为“有”,宇宙万物才得以化生。
“有”和“无”皆为“道”的属性。因此,既可以用“无”来指称“道”,同时也可以用“有”来指称“道”。
文选德说:“关于‘无’字。在老子看来,‘道’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是一个无,也是一个有,究竟是什么,说不明白。这里的‘无’字,是为天地未开尚处于混沌状态时候的一种‘命名’。关于‘有’字。在老子看来,他的‘道’包含着‘无’和‘有’两个方面。这里的‘有’,乃是作为天地万物产生本原的‘命名’。至于这个‘有’又是什么东西,我想老子当时也无法说清楚的。既然言说出来的道不是常道,称呼出来的名字不是常名,那怎么办呢?只好勉强地谈论它,勉强地称呼它。所以,用‘无’作为天地创始者的名字,用‘有’作为万物生成者的名字。”①
陈鼓应认为:“‘无’、‘有’,是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②
何浩垄、黄启乐说:“道”本身包含“无”与“有”,“常无”与“常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无,是作为天地鸿蒙、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在老子看来,世界是统一的,由“道”的运动产生的。古人认为,从世界产生的时间顺序来说,是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传序卦》)老子也认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始制有名。”(三十二章)由于天地相合,产生万物之后,才有名(概念)的出现。因此“无”和“有”分别代表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③
郭世铭说:“由于‘道’是‘天地之始’,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把‘道’命名为‘无’;由于‘道’是‘万物之母’,所以从这个角度又可以把‘道’命名为‘有’。‘道’即是‘无’又是‘有’。用‘无’来称呼‘道’,是因为它不是被别的东西生出来的,是初始的;用‘有’来称呼‘道’,是因为它具有生出天地万物的能力。‘无’和‘有’乃是‘道’的两种基本性质。”④
本书认为:“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因此老子名之为“无”,然而,天地万物却从此“无”中化生而来,所以此“无”实际上是“有”。(正如老子于第二十一章中所言“道”虽然“惟恍惟惚”,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即“道”是真实存在的。)“道”,这个令人无法感知的“无”、实际存在的“有”,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始或源头。
[原文大意]“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始或根源。它可以用“无”和“有”来称名。因此可以说:“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源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句河上公、王弼等人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王安石、苏辙等人则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为读。本书从前者。
故:犹“故夫”。除表示发表议论外,还含有“故”的意义。上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谓:“道”的形态可以用“无”和“有”来表述。换言之即“道”包含“无”和“有”两个方面(“无”,指“道”无色、无声、无形;“有”,指“道”虽然“睢恍惟惚”,但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道”的状态包含“无”、“有”两个方面,人的思想状态与“道”一样也包含“无”、“有”两个方面,即“无欲”状态和“有欲”状态。①
无欲:是指人的心境处于空明宁静状态;换言之,即:指人的思想纯洁。
有欲:是指人的心境处于蔽塞不安状态②。换言之,即:指人的思想复杂。
观:观察。
其:这里指代(天地万物中所蕴涵的)“道”。
妙:微妙。此处指(天地万物中所蕴涵的)“道”的内在本质。
徼:边界。此处指(天地万物中所蕴涵的)“道”的外在现象(即表面现象)。
[原文大意]所以,人如果时时保持无欲状态,就能够观察到(天地万物中所蕴涵的)“道”的内在本质;相反,人如果常常保持有欲状态,就只能够观察到(天地万物中所蕴涵的)“道”的表面现象。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此两者:指前面所言的“无”和“有”。
同出:“同”,相同,一样,与“异”相对。“同出”,指“无”和“有”“同出”于“道”;反过来说,“无”和“有”又“同指”于“道”。
异名:“异”,有分别;不相同。“异名”,意即“无”和“有”是“道”的不同的名称。
同谓:“同”,同样;“谓”,叫做,称为。
玄:此字有多层含义:[1]黑中带红;[2]天,天空。[3]深奥,玄妙。(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4]幽远。(见《说文》)“玄”,是老子《道德经》中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用来形容“道”的渺冥幽远、奥妙无极。为“玄”字多层含义的综合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申。黑中带红为“玄”,“这是指染丝需要很多次才能染黑,这是一个先红后黑的过程,玄便是最临近黑的阶段,是在黑色中隐约可以见到赤色。就颜色来讲,玄可引申为赤黑或黑,故可像日落霞暗,渐入幽冥之天色;可喻幽远,可像天宇。老子借以讲道的境界。”(引自李先耕《老子今析》)
[原文大意]“无”和“有”这两者都同样出自于“道”,(反过来说“无”和“有”这两者又都同样指称于“道”,)它们是“道”的两个相互对立的名称。它们又都同样可以称呼为“玄”,盖“道”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神秘难测。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形容“无”和“有”(即“道”)渺冥幽远、奥妙无极又渺冥幽远、奥妙无极。
众妙之门:指玄之又玄的“无”和“有”(即“道”)是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所从出的总门户。“门”,是进出必经的通口,用来比喻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唯一本原——“道”。
[原文大意]渺冥幽远、奥妙无极又渺冥幽远、奥妙无极的“无”和“有”(即“道”),是天地万物及其变化规律所从出的总门户。
[本章主旨]本章为《道德经》的首章,老子开宗明义,即提出“道”这一哲学范畴。全章紧紧围绕这个作为哲学范畴的“道”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老子认为“道”不可言和“道”不可名;这个不可言和不可名的“道”,它是天地万物的本始或根源;同时可以用“无”和“有”来表述它。(这其中包含着矛盾对立统一之规律。)因此,称它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札记]
(1)徐兢说:本章河上公名之为“体道”,意为体会、体察“道”的本源,是《老子》开宗明义的重要章节。河上公以“自然长生之道”解释“常道”;以“有欲”、“无欲”连读,把“欲”字解释为“欲望”,提出“除情去欲守中和”的养生方法。这些都是河上公的中心思想,它贯穿于整部书中。
(2)李先耕说:本章是老子对其基本理论框架的描述。诸如道、名,(恒)常、可,有、无,始、母,有欲、无欲,玄、妙等词语都是全书所常用的对立统一术语。从一开始,老子就强调了“道”的不可言说性,也就是说,道是超经验的,彼岸的,非概念所能阐释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才有永恒的道。接着老子说明,虽然道是彼岸的,但正是它的运动演化才形成了此岸的天地万物。这一物化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道的空灵玄妙使得人们只得在毫无欲望沾染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所体察;道化千变万化的历程却能激发起人心的欲望波澜。因此就存在着“观妙”、“观徼”这两种不同的心境。但是他们同时对“道”的感应,人生由此而敞开了玄妙之门。
(3)老子日:“常无欲以观其妙。”夫何故?本人认为:无欲则静,静则生慧,慧则开悟,开悟则明,明则观妙。
第二章
【注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即天底下,指世界上。可译为“生活在天底下的人”。
皆知:“皆”,都,全。这里作“凡”理解(“凡”,总共)。“知”,见解①。“皆知”,可译为“凡是认为”。
斯:指示代词。此。
恶:丑;丑陋。与“美”相对。
已:语气词,用法同“矣”。
不善:恶也。“恶”,罪恶,不良行为,与“善”相对。
[原文大意]天底下的人,凡是认为美好的事物之所以是美好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事物显得丑陋的缘故;凡是认为善良的行为之所以是善良的,这是因为觉得(或认为)与之相比较的另一行为显得不良的缘故。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故:犹“故夫”也。表示承接上文,对事物作出判断,含有“所以”的意思。②
有无相生:本章所言的“有”和“无”、,分别是指客观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不同于第一章所讲的同出于“道”的“有”与“无”(喻“道”体)。“相生”,相互产生。此句旨在说明矛盾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正所谓:“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③
难易相成:“难”,困难;“易”,容易。“相成”,相互形成。难和易,因客观存在或主观意识有别而相互形成。此句旨在说明矛盾不仅存在于客观事物(即物质世界)中,也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即精神世界)里。譬如,凡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学则易,不学则难”。④
长短相形:“长”或“短”指横向距离;“相形”,相互比较。有成语“相形见绌”(跟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王弼本作“相较”。此句旨在说明对立的矛盾双方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高下相盈(呈):“高”或“低”指纵向距离。“盈”,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倾”;帛书本作“盈”;郭店楚简《老子》作“呈(“呈”,左边有水旁,写作“涅”)”。廖名春案: 《老子》原本当作“呈”,楚简繁化增加水旁,写作“涅”。“盈”、“呈”古音相近,帛书甲、乙本“盈”乃“呈”之借字,汉人避汉惠帝刘盈①之讳,又改作近音字“倾”。②本书据帛书本(包括楚简本)将“盈”作“呈”解。盖“盈”为“呈”之借字,“呈”,呈现;显现。“相呈”,相互呈现。此句旨在说明对立的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补充的。如平整土地时挖高填低。
音声相和:“音声”,“音”,声音;“声”,声音。古代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每个单一的声音叫做“声”;把五音(宫、商、角、徵、羽)组合成音乐节奏的声音叫做“音”。即“声”为单声,“音”为合声。“相和”,相互和谐(或协调)。音声互相协调才能组合成为音乐,故日“音声相和”。此句旨在说明对立的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作用的。
前后相随:“随”,跟随(或随从)。譬如,甲、乙二人在同一条道路上行走,一前一后。如果没有前者,后者无所谓跟随。前者,先行者也;后者,随从者也。二者由于在同一条道路上并向同一方向行走,因此而发生联系。此句旨在说明对立的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联系的。(如果,转向而行,则原来的后者变前者,前者反之。这又说明对立的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原文大意]所以,有和无因客观存在与否而相互产生;难和易因客观存在或主观意识有别而相互形成,长和短因相互比较而映衬,高和下因存在差异而相互显现,音和声因相互作用而和谐,前和后因相互行随而发生联系。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因此。
圣人:指体“道”而行的人。圣人是老子所着力刻画的理想人格形态,其人格要素主要是做到自然无为、柔弱不争、慈善待人,等等。陈鼓应说:“(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道家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无论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均不相同,两者不可混同看待。”(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