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与悖论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丁凤熙编著
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版次: 1页数: 26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62873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英年早逝的鬼才、意识形态的等价性、反讽与悖论、历史的同质性、主体性危机、镜像、技术与人文的悖论、不安与恐惧的全景化、从叙事到解构、爱欲冲动、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
如果说用意识形态这个冠冕堂皇的概念来研究李箱的文学,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难解性和晦涩性是许多李箱文学的研究者所得出的共同结论。人们在谈论难解性和晦涩性的时候,其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假设,那就是李箱文学因为其形象的不确定性,是意识、理性所无法清晰把握和表述的对象。但是,笔者的这本专著却偏偏选择了《李箱文本与意识形态》的题目,显然其目的在于要让李箱的文本呈现到意识的层面上来,这是一项把不确定性的东西引向确定性的工作。其实,很多韩国前辈研究者们的研究,都体现了在诸多不同的方法论的层面上接近和分析李箱文学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方面反映了李箱文本为许多研究者多元主义的批评视野进行重构开放了自己的文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要解释这个难解文本的欲望。
在绪论里,笔者主要想谈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谈一谈意识形态和文本以及本专著的研究方法;然后简单地回顾一下韩国文学理论界对李箱文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作者简介
丁凤熙,1963年1月26日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朝鲜族。延边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韩国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任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韩国语教育学会理事,东亚研究所韩国学研究中心所长。专业研究方向是文艺学、韩国现代文学。已经出版的专著有:《安含广文论的意识形态学研究》、《许炯万诗赏析》,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从叙事到解构》等30余篇论文。
目录
绪论
1.文本与意识形态
2.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英年早逝的鬼才
第二章意识形态的等价性
2.1绝壁
2.2反常的可逆反应
2.3乌瞰图诗第六号
2.4纸碑
第三章反讽与悖论
3.1流行物天使
3.2且8氏的出发
3.3咯血的早晨
第四章历史的同质性
4.1乌瞰图诗第二号
4.2悔恨之章
4.3肉亲
4.4失乐园少女
4.5门阀
4.6脸蛋
4.7乌瞰图诗第十四号
第五章主体性危机
5.1花树
5.2禁止
5.3追求
5.4家庭
第六章镜像
6.1镜子
6.2乌瞰图诗第十五号
6.3明镜
第七章技术与人文的悖论
7.1破帖
7.2普通纪念
7.3关于线的备忘录
第八章不安与恐惧的全景化
8.1乌瞰图诗第一号
第九章从叙事到解构
9.1对称点
9.2“乡愁”与“逃往”的等价性
9.2.1“家”的崩溃
9.2.2“逃往”与残疾意识
……
第十章爱欲冲动
第十一章生命与死亡的等价性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英年早逝的鬼才
李箱(1910——1937),本名金海卿,1910年出生于韩国京城府顺化坊半井洞6号。曾祖父金学俊是江陵金氏出身,当时其家族在汉城的生活已经延续了十几代,在高宗统治时期,曾有族人任正三品官的都正——堂上官,属于两班贵族阶层。到了祖父金炳福这一代家道突然衰落,其作为独子,性格孤僻、身体文弱,又患严重的偏食症,到了中年便与世长辞。祖母文氏特别宠爱作为长孙的李箱,但她在27岁的金海卿去世的前一天先行一步离开了人世。
对金海卿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伯父金演弼,他白手起家,后来振兴了日渐衰败的家业,曾经在平北慈城的普通学校和技术学校担任过训导,后来与养育金海卿的伯母金英淑结婚。有的学者认为他是再婚,而有的学者认为是初婚。从有限的材料来看,伯父的生活比较放荡、风流,有些玄学的兴致,崇尚享受人生的比较开放的市民生活文化,而且具有能养家糊口的好手艺,所以一直担任总督府工商科的技术官职。但是在金海卿看来,伯父却是一个不苟言笑,非常严肃的人。伯母在与伯父再婚之前有一个儿子——文卿,后来人了伯父的户籍。从金海卿的记录上看,作为养子的他从来没有在伯母身上体验过母爱,可能是认为在异父异母的兄弟之间伯母更加偏爱文卿的一种被剥夺的意识,使金海卿产生了对伯母的某种憎恨的感情,他认为伯母是让人“唤起憎恨的感情的女人”。
父亲金永昌文化程度比较低,勉强能够读解有限的几个汉文和韩国文字,受哥哥的推荐在宫中当过活字印刷厂的工人,由于两次事故折断了三个手指头。从印刷厂辞职到庆州的私家农田里与管家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汉城,在汉城学了理发技术之后要求分家,最后得到哥哥的同意开了理发馆。分家立业的时候并没有分到财产而只是挪用了父亲和哥哥的私房钱。从小说《十二月十二日》的描述上看,父亲和伯父的感情比较疏远,而且本人没有经营生活的能力,是性格非常固执的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