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外交辞令探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王立 著
出 版 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81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23278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者的研究主要是突出先秦两个时期的不同的外交辞令,即春秋和战国的外交辞令。将政治与文学语言结合起来,同时也采用了不同学科相交的研究方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看待这个文学语言方面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完善这方面的内容,途径就是通过两个特定的时期,将外交辞令与一些历史事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配以特殊的政治环境背景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
作者简介
王立,外交学院基础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1987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至外交学院汉语教研室任教至今。发表《“辞源”探究》、《吟诵在春秋外交辞令中的作用》等近30篇论文,出版《先秦散文研究》、《春秋战国外交辞令对比》二部专著,参与《中国古代书籍提要语言卷》、《逻辑语法修辞》等六部著作的写作。
目录
第一章 春秋外交辞令之环境背景
一、道德观念在春秋时期的作用
二、盟誓在春秋时期的作用
三、争霸的方式
四、春秋时期的外交实践活动
五、外交人员的素质
第二章 春秋时期外交辞令的特点
第三章 春秋时期外交辞令运用之实例
一、出使篇
二、盟会篇
三、战争篇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外交人物
一、管仲
二、子产
三、晏子
第五章 战国外交辞令之环境背景
第六章 战国时期外交辞令的特点
第七章 战国时期外交辞令运用之实例
一、出使篇
二、盟会篇
三、战争篇
第八章 战国时期的外交人物
一、苏秦
二、张仪
三、范雎
第九章 春秋战国外交辞令之比较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春秋外交辞令之环境背景
二、盟誓在春秋时期的作用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关于确定、变更或终止其权利、义务明确表示的协议,称之为“盟”。《礼记曲礼下》明确言道:“约信日盟,涖牲日誓。”也就是说对天宣誓,缔约、结盟。缔约有一套严谨庄严的程序,称为“礼”和“仪”,包括举行会议,商定盟誓的内容和有关条文,然后由大国执牛耳立盟宣誓,将盟誓内容和盟约载之于书,歃血于唇,藏于盟府。执牛耳者必先歃血,其盟主地位遂告确立。由于盟主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当时有时会发生争先歃血、争当盟主的事件。公元前546年在宋国西门举行的“弭兵之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缔约程序一旦完成,便立即生效。通常认为宣誓是最为有力的保证,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有效手段,尚有政治制裁的手段,其中以人质的做法较为典型。春秋以质为信,始自“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然而由于信义是出自道德规范,春秋霸主为了维护其领袖的统治地位,无不以“信义”相号召。小国也常常以此来抵制大国的征讨。有些事例表明,“信义”的道德价值要远远超过人质和盟誓。如若背信弃义,肆意践踏诸侯国间的道德准则行为,定将受到各诸侯国的普遍谴责。
春秋时期的缔约过程,还有一种特别的做法,谓之“涖盟”,通常是在两个诸侯国大夫之间缔约之后,又分别到对方去听取该国国君的盟誓。当年各诸侯国间尚无高于国君的立法组织,国君理所当然就代表国家,如果需要续约或是修订,还有一道程序,谓之日“寻盟”。
春秋时期的盟约一般包含前言、正文、誓词三部分。典型者如“葵丘之盟”(《左传僖公九年》),前言为“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毫之盟”(《左传襄公十一年》)的正文有八条“毋蕴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奖王室。而“葵丘之盟”的正文则更为详尽,共分五章十二款“初命日: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