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自选集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黄裳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244000版次: 1页数: 344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20064809包装: 平装作者简介
黄裳,生于一九一九年,原名容鼎昌。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交通大学肄业。一九四五年进文汇报社,任重庆、南京特派员、编辑、编委等职。曾任军委总政文化部越剧团编剧、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一九四○年开始散文创作,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撰有大量散文、杂文、剧评、游记、读书随笔等。迄今出版著述四十余种。有《锦帆集》、《锦帆集外》、《关于美国兵》、《旧戏新谈》、《山川历史人物》、《榆下说书》、《黄裳论剧杂文》、《银鱼集》、《翠墨集》、《晚春的行旅》、《过去的足迹》、《惊弦集》、《花步集》、《彩色的花雨》、《榆下杂说》、《清代版刻一隅》等。译文有《猎人日记》、《一个平凡的故事》、《歌略夫里奥夫家族》等。
目录
第一辑
读书生活杂忆
江上杂记
茶馆
《锦帆集》后记
昆明杂记
森林雨季山头人
美国兵与女人
第二辑
天津在回忆里
闲
叫好
战宛城
思春
贾桂思想
序《醉眼优孟》
忆侯喜瑞
饯梅兰芳
关于“梅郎”
第三辑
伤逝
忆施蛰存
跋永玉书一通
文字和画笔的鲜活
关于王昭君
宿诺
答董桥
第四辑
老板
琉璃厂
品茶
读《红楼梦》札记
胡适的一首诗
答客问
冬日随笔
寒柳堂诗
……
第五辑
书摘插图
读书生活杂忆
现在已经很难记起自己最早读的是些什么书了。“读书”似乎也有种种不同,有被动的,有的则出于自愿。无论是私塾或学校,在那里读的都是老师指定的课本,没有自己挑选的余地。我是由大伯父(他是清朝最后一科举人)开蒙的,用的课本是上海出版的澄衷学堂《字课图说》,这是“看图识字”一类的识字课本,每半页三个字,左图右文,编辑得很不错,图画得也好,恐怕比识字卡片的历史还要早得多。识得若干字以后就开始读“四书”。如此说来我最早读的应该是朱熹编辑的孔孟的教条。
父亲是学采矿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从德国回来时,带回了两大箱德文书,不过这与我没有关系。此外家里的中国书好像就只有《红楼梦》、《封神演义》、《儿女英雄传》和一部《聊斋志异》,都是清末上海点石斋的本子,前面附有精致的插图的。不过除了《聊斋》以外,一律律被父亲宣布为“禁书”,不许小孩接触。但禁令收效甚微,我总是有办法一一取出翻看。这总是在父亲上班的时候,坐在面向花园的楼下回廊里,可以放心地阅读。中午父亲回来吃饭,远远就能望见,这时只要随手把书向卷起的竹帘里一塞。就平安无事,不露马脚,没有出过一次纰漏。
这样说来,我自觉自愿读的第一部书是《红楼梦》。不过除了插图以外,正文却毫无兴趣。第一次记得读到“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就废然而止了。但《封神》就不同,那可有意思得多。土行孙真是值得羡慕的人物,他能一顿脚就从地面钻到地下,而且通行无阻,可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去。但即使是土行孙也会碰上指地成钢法,真是值得遗憾的事。我对《封神》发生兴趣,还因为当时正热心地收集着一种《封神》人物香烟画片。家里用的是“大联珠”香烟,每包附有一张彩色画片,一起大约有一百张。但收来收去只缺一张女娲。画片总是收不齐,小说也就反复地读下去了。
《聊斋志异》虽然不是“禁书”,但开始读它却在许久以后了。我觉得这是第一部使我获得阅读古文本领的最好的课本。我没有读过《古书疑义举例》、《助字辨略》……更不必说高邮王氏的著作。古文的语法、句法,差不多都是从《聊斋》里猜出来的,而且以后读更古些的书困难也不多。当然,再古上去就不行了,还是得请教训诂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