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谬福霖等著
出 版 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246000版次: 1页数: 237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38492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21世纪人类财富的源泉和社会文明的希望,谁领跑了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谁就领跑了21世纪。
本书是作者在深入研究生态文明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悉心探讨的结果。它构建了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填补了生态生产力研究领域的空白。
全书共分13章,第一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了生态生产力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生态生产力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等理论问题。第八章至第十三章主要是对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行概括总结,同时以海峡西岸为例,对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战略、评价指标以及具体对策作了阐述。
本书可供经济界(特别是企业界)、科教界、生态与环保界、政界中关心 21世纪命运与发展的读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21世纪社会财富的源泉和人类文明的希望
1生态生产力的定义
2人类社会文明的历程
3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
4生态生产力的发生与发展
5 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21世纪人类财富的源泉和社会文明的希望
参考文献
资料链接
第二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上)
1 马克思主义的大生态系统观是指导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理论源泉
2生态文明观
3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资料链接
第三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下)
1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本体论原理——物质为本
2生态生产力发展的认识论原理——实践为本
3生态生产力发展的价值论原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资料链接
第四章 生态生产力的结构与功能
1从三维结构考察生产力
2不同文明取向关于生产力的不同理解
3不能把发达生产力等同于先进生产力
4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
5生态生产力与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联系与区别
6生态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文献
资料链接
第五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充分条件
1生态生产力的发展遵循人类经济活动与大生态系统运行相统一的规律
2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与生态化趋势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充分条件
3加快生态化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资料链接
第六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1培育绿色市场和诚信市场
2倡导良性竞争和构建美德
3学习生态智慧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极其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发展理念的转换
2生产力要素的优质及其结构的优化
3生产力运行机制的更新
4生产力发展模式的创新
5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
6生态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广泛性
7努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实践
1循环经济
2绿色经济
3生态产业
4环保产业
5可再生能源
6生态省、生态市及生态县建设
7生态文化产业
8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善于把生态和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第十章 海峡西岸发展生态生产力的战略意义
第十一章 海峡西岸生态生产力发展的SWOT分析
第十二章 海峡西岸生态生产力发展评价
第十三章 海峡西岸生态生产力发展对策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是21世纪社会财富的源泉和人类文明的希望
1生态生产力的定义
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即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其中生态生产力作用的对象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而不仅仅是自然。在推动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在推动复合体的发展中,共生是基础,共荣是目标,共同发展是对共荣的补充,旨在说明共荣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它不断向着新的、更高境界的共荣发展。
因为在以下的许多章节都将阐述到这个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这里就不加重复。为了更好地阐明生态生产力的发生与发展,有必要先简要阐述人类社会文明的发生与发展。
2人类社会文明的历程
人类及其社会历经了400万年的时间,经过了漫长的蒙昧阶段后,进入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孕育着生态文明的新阶段。
2.1原始文明
这是人类社会经过的第一个文明阶段。由于火的发现、捕猎工具(即石头、树丫等生产工具)的发明以及语言、文字等的出现,人类逐渐摆脱蒙昧阶段,进入了原始文明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