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代随笔,
作者: (清)李渔著,张明芳校注
出 版 社: 山西古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字数: 330000版次: 1页数: 331印刷时间: 2007/01/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59878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又名《笠翁偶集》,包括词典、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二百三十四个小题,论及戏剧创作和表演、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内容相当丰富。 《闲情偶寄》是一部寄情之作,这部书较充分地反映了李渔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其中关于戏曲创作和演出的《词曲》、《演习》二部,尤其引人注目。人们普遍认为李渔这些经验之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中国戏剧美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著作。此外,对于园林建筑,李渔也颇有卓见。 本书分为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介绍了闲情偶寄。
目录
前言
谋有道之生的李渔(代序)
余怀序
尤侗序
凡例七则
词曲部
结构第一
戒讽刺
立主脑
脱窠臼
密针线
减头绪
戒荒唐
审虚实
词采第二
贵显浅
重机趣
戒浮泛
忌填塞
音律第三
恪守词韵
凛遵曲谱
鱼模当分
廉监宜避
拗句难好
合韵易重
慎用上声
少填入韵
别解务头
宾白第四
声务铿锵
语求肖似
词别繁减
字分南北
文贵洁净
意取尖新
少用方言
时防漏孔
科诨第五
戒淫亵
忌俗恶
重关系
贵自然
格局第六
家门
冲场
出脚色
小收煞
大收煞
填词馀论
演习部
声容部
居室部
器玩部
饮馔部
种植部
颐养部
附录
书摘插图
词曲部
题解
词曲部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共三十八个小节,是李渔戏曲论的精华部分。作者认为,文章乃天下之公器,遂持此心,将生平之学“和盘托出”,这种思想是十分可贵的。作者在其中提出许多著名的论点,如谈结构主张“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论词采则“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都是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受到后世戏曲理论家的高度重视。
结构第一
填词一道,文人之末技也。然能抑而为此,犹觉愈于驰马试剑,纵酒呼卢。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虽戏具,犹贤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填词虽小道,不又贤于博弈乎?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于善用。能精善用,虽寸长尺短,亦可成名。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填词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词曲擅长,遂能不泯其国事者。请历言之:高则诚、王实甫诸人,元之名士也,舍填词一无表见。使两人不撰《琵琶》、《西厢》,则沿至今日,谁复知其姓字?是则诚实甫之传,《琵琶》、《西厢》传之也。汤若士,明之才人也,诗文尺牍,尽有可观,而其脍炙人口者,不在尺牍诗文,而在《还魂》一剧。使若士不草《还魂》,则当日之若士已虽有而若无,况后代乎?是若士之传,《还魂》传之也。此人以填词而得名者也。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归,“汉史”、“唐诗”、“宋文”、“元曲”,此世人口头语也。《汉书》、《史记》,千古不磨,尚矣;唐则诗人济济,宋有文士跄跄,宜其鼎足文坛,为三代后之三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