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形式逻辑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逻辑学,
作者: 张起建编著
出 版 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469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0735481包装: 平装目录
第一章逻辑发展简史
第一节中国古代逻辑发展概略
第二节西方逻辑简史
案例分析
第二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
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对象
第二节形式逻辑的作用
第三章概念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
第四节定义
第五节划分
第六节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四章判断(一)
第一节判断的概述
第二节性质判断
第三节关系判断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五章判断(二)
第一节假言判断
第二节选言判断
第三节联言判断
第四节负判断
第五节模态判断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六章演绎推理(一)
第一节推理的概述
第二节直接推理
第三节三段论
第四节关系推理
案例分析
练习题
第七章演绎推理(二)
第一节假言推理
第二节选言推理
……
第八章归纳推理
第九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第十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第十一章论证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逻辑发展简史
一 从起源上看,逻辑学有三大源泉: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和古印度佛教中的因明。
第一节 中国古代逻辑发展概略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社会处于急剧变革时期,阶级关系发生很大变化。春秋末期,随着奴隶制的破坏,新的封建关系开始产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逐渐形成。到战国时期,这两个阶级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两大对立阶级,但奴隶主阶级还存在,大量官私奴隶仍存在,个体手工业者和商人在城镇有相当多的数量。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过去的“官学”也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便多起来了。他们分属各阶级各阶层,以“士人”的身份出现,对于阶级制度以及变革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也相互诘难。同时。对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不同的解释。在此背景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无论是对社会现象还是对自然现象进行分辨,都离不开思维工具。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言之成理。同时,要反驳他人的观点,必须能够指出对方的谬误所在。论辩时,人们不仅对其内容进行审察,同时对语言表达的技巧进行反思。正是人们对自身思维规律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自我反省与总结,包括对诡辩的深入辨析,促使了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