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可行性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杨军,李霄翔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163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411028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研究在十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设计采取混合范式,既收集定性数据也收集定量数据。第一阶段对学校英语教学负责人进行了访谈。第二阶段分别对教学负责人和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表明,被调查者都认为本研究所提出的可行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且各可行因素间具有显著关联。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框架可以成立,并形成可行性研究的因素模型。此外,问卷调查结果还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校本改革管理模式,初步确立了研究校本改革管理机制的变量。数据分析表明,激励机制是校本改革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定义激励机制的各变量中最重要的是“教职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定义领导机制的各变量中最重要的是“领导者为教学改革提供充分的支持”。就人员培训和发展机制而言,教师认为“学校(院、系)提供有利条件鼓励教师进修深造”最重要;而教学管理者则认为“学校(院、系)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最重要;而双方一致认为“管理者参加相关职业培训”重要程度最低。就信息交流机制而言,双方一致认为“教师之间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讨论与教学有关的事宜”最重要。就评估机制而言,双方一致认为“评估的结果被清晰地传达给教职员工”最重要。
从大中小学三类学校的分组来看,学校类别差异主要体现在“资金”、“教材”、“重大考试”、“家长”、“社会舆论”等因素上。在这个层面上,三组对于“学校管理”对“一条龙”改革的重大影响评价基本相同。从学校改革管理的具体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校改革管理的五大机制来看,三类学校的类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参加相关职业培训”、“管理人员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改进工作”、“教师一学生交流”、“教师一教师交流”、“教师一领导交流”、“评估结果被清晰传达给教职工”、“资源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重新分”、“有合理的激励机制”等具体项目上。从学校改革管理的机制而言,学校差别主要体现在“领导机制”、“培训发展机制”、“评估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上。
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它使每个学校的“一条龙”改革实施都有可能建立在对本校的资源的合理评估的基础上,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改革实施中走弯路。最后必须说明,可行性虽然是改革实施必须关注的首要方面,但它不可能涵盖其他所有方面。研究过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学生、学校文化等因素对改革实施的影响,这些方面可以通过结合需求分析和手段分析来进行更为科学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研究背景
1.1 “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
1.2“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
1.3 “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的问题
第二章“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可行性研究框架
2.1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2.2 “一条龙”改革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框架:为什么要考虑管理因素?
2.3 “一条龙”校本改革管理模型
2.4 可行性研究与语言项目评估
第三章个案研究报告:“一条龙”英语课程改革可行性研究框架的验证
3.1研究方法
3.2结果与讨论
3.2.1定性数据分析
3.2.2定量数据分析
3.3 结论
第四章局限、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启示
4.1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4.2本研究的启示
尾注
参考文献
附录
I访谈导引
II问卷
III 预处理后的定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