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与落寞张道藩的文宦生涯
分類: 图书,传记,中国政治人物,
作者: 王由青 编著
出 版 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516000版次: 1页数: 450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214328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张道藩是民国时期文化人混迹官场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动乱的年代他投于蒋介石的旗下,成为其“心腹”,曾任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内政部、教育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逃亡台湾后,许多国民党权贵显要纷纷失宠,独他官运亭通,成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国民党当局的“立法院长”。他利用自己的政治上的便利,组织国民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抗战时期,争取政府资金救助文化人,支持文化抗战,组织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物迁移行动,更成为他人生最无争论的亮点——能说他不“飞扬”么? 但是,当他为了“感恩”和“愚忠”,把自己绑在蒋介石的战车上,也就注定,了他人生悲剧的命运。正是在抗战时期,’当全国文化界成立抗协,团结抗战时,他却玩起挑拨离间的游戏,到处为蒋介石拉拢文化界人士,被骂得灰头土脸。在台湾为维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甘当炮灰操纵罢免李宗仁,栽赃污陷吴国桢,更为干夫所指:他曾经也想“有所作为 ”,在台湾想搞点西方程序式的“民主”:却也没想犯了主子的大忌…… 一辈子的官场生涯,在他内心里总有“政途的艰难可畏”之感,常存“尸位素餐”“苟全性命”之念。而他作为那场广受争议的“名人三角恋”的主角,几十年的痴情投入,也终以悲剧收场。——这不正是他的落室和悲凉?
前言
张道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此人乃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高级官员、著名文化活动家、美术家、戏剧家。
1897年出生于贵州省普安直隶厅(今贵州盘县城关镇)的张道藩,生于衰败的清末,长于世事动乱的民国时代。负笈平津,留学英法,1926年回国参加革命,因机缘凑巧,归于蒋介石旗下,将他的一生和蒋介石的专制政权捆在了一起。在蒋介石的众多文臣武将之中,张道藩与陈布雷、陈诚、蒋经国诸人,对蒋介石可谓唯马首是瞻,矢志不渝,深得蒋介石的倚重。
20世纪20年代末,蒋介石成功控制国民党政权后,视张道藩为心腹,在蒋氏一手擢拔下,张道藩仕途一帆风顺。先是青岛大学教务长、浙江教育厅长,然后做到国民党政府交通部、内政部、教育部次长。任国民党第三、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六届至第九届中央常务委员。当台湾蒋介石政权的“立法院长”。无疑地,张道藩是蒋介石培植的国民党干才。政途的顺畅,蒋介石的赏识,为张道藩开展文化运动,全面掌控国民党文化宣传系统提供了契机。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在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张道藩加入了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国民党党务文化系统,组织中国文艺社,发行文艺刊物;组建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央电影摄影场、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组成中国美术会、中华全国美术会,并担任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主要负责职务。并参与筹组中央博物院,自始至终关注支持中央博物院的筹备工作。同时,负责国民政府古物保管委员会的工作,在国难深重之际,为避免日寇破坏古物,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古物迁移行动,南迁、西进,将大量民族瑰宝安全迁移。就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张道藩于1937年春天在南京成功组织民国时期最辉煌的中国第二次美术展览会。这些工作,为他全面掌控国民党文化工作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在这一个阶段,张道藩争取国民党政权的资金支持,救济文化人,为支持文化战线的抗战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香港、南洋、上海组织撤离大批文化人士赴内地并慷慨援助;1944年底,从广西、湖南等地组织大批文化人士撤往内地并无私援助,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大批知识界精英人物。在这个阶段,张道藩广交国共、第三方面的文化界朋友,郭沫若、茅盾、老舍、田汉、欧阳予倩、傅斯年、林语堂、蔡元培、梁思成、竺可桢、马衡、姚蓬子、齐白石、徐悲鸿、王子云、方介堪、胡适、林凤眠、刘子华、华仲麟、张友渔、沈志远、冯雪峰、姚雪垠、韩幽桐、胡风、赵清阁、聂绀弩、叶以群、钱纳水、吴祖光、洪深、曹禺、李可染、宋之的、太虚……大批文化人士成了张道藩的朋友。在这一个阶段,张道藩实际上已经全面掌管和控制了国民党文化宣传系统,筹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文化运动委员会的组建运行,《文化先锋》、《文艺先锋》的发行,《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的出笼,在国民党文化系统和共产党的争夺战中,他的历史局限性也日益严重地显露出来。
解放战争时期,至为愚忠的张道藩,死心塌地为蒋介石专制政权服务,逆历史而动,和历史做拔河游戏,一败涂地。
国民党退守台湾,张道藩对蒋介石的愚忠,得到了蒋氏的青睐:出任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立法院长”,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至高点。在孤岛晚岁的日子里,他继续代表蒋介石全面掌控台湾文化界,组成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中国文艺协会、中兴文艺图书馆、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创作全面反映他自己文艺思想的作品《三民主义文艺论》,全面贯彻蒋介石政权的文化路线,直至1968年离开这个世界。
从这些历史事实可以看出,张道藩作为民国时期著名文化活动家,有功有过,褒贬不一,在历史上留下了其深刻的痕迹和影响。
说张道藩是民国著名美术家,不能仅看他长期任中国美术会理事长、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长,而要对他的美术活动史做全面考察。
张道藩童年受他的姑姑侍阖影响,对绘画很感兴趣;童年时代描红,绘《月季》、《野艇》,足见他的美术天赋。南开求学时,老师鼓励他从美术方面发展,带着画家梦留学英法,考察欧洲美术事业,进入伦敦大学美术部,获得该单位颁赠给中国留学生的第一份文凭;旋进入法国国立最高美术专门学校深造,1926年一次以三幅美术作品入选法国巴黎沙龙春季美展,掀起了他美术史上的第一个高潮。留欧学成回国,翻译《代欧洲绘画》一书;支持刘海粟宣扬人体艺术,偕徐悲鸿举办人生第一个个人美术展览,美术家的张道藩已粗具雏形。遗憾的是从此张道藩的美术历史来了一个转折,“学画不以画为业”,一脚迈进政坛,以至终身,他丧失了成为一流国际美术大师的机会。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美术家,他仍在从政之暇,关注、从事美术活动:结交美术界大佬为朋友,如齐白石、徐悲鸿、王祺、张书旗、傅抱石、陈之佛、宗白华等辈,这些人成了张道藩的艺术至交;1933年11月,他组成中国美术会,自任理事长,并倡议、主持修建南京中央美术陈列馆:1937年4月,举办了史无前例的第二届全国美展,并联络全国368名著名美术人士,成立中华全国美术会,张道藩当选理事长;抗战军兴,他又促成美术界抗敌协会成立,并于1940年5月重新组建中华全国美术会,继续当选理事长,1940年至1949年连任三届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常务委员,1940年12月至1942年2月任教育部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12月至1943年元月,在重庆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轰动中外;他发起筹建中国美术馆……张道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美术界爱国人士,为抗战大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战胜利后,张道藩积极投身于古物保护事业,为接收并妥为保护各地美术及其他古物作品尽了自己的力量。一直到国民党撤出大陆,张道藩始终以不减的热情从事美术活动,可见他对美术事业的热情。
除了组建美术团体参与美术活动外,张道藩还乐于推介美术人才并亲手作画。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积极支持徐悲鸿、刘海粟等从事国际美术交流活动,他亲自撰文评介潘玉良、梁又铭、梁中铭、秦宣夫、余仲志、傅抱石等人的美术成就。而1946年底张道藩拜齐白石为师,更凸显了他对美术的热爱,“活到老,学到老”,成了他的座右铭。到台湾后,张道藩仍积极支持美术事业的发展,并亲自操办西班牙画家戈耶的画展,自己陪同蒋介石、宋美龄参观,以示提倡。
说张道藩是一个美术家,根本的还在于他一生致力于美术创作,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美术作品,纵观他一生的作品,从青年中年到老年时代,虽然书无大字、画无巨幅,但他坚持作画,作品异彩纷呈,独具特色。他的作品有:水彩画《贵阳南郊》、《凤尾花》、《阳明山后山》、《兰》、《柿》、《枫林》、《湖畔》、《泛舟》;油画《美人鱼》、《台湾风景》、《睡莲》、《丰富的果实》、《张夫人画像》;国画《葫芦》、《圣诞红》、《兰》、《黔北乌江峡》、《月季》、《荷》;素描《兰》、《人体》、《人像》、《自画像》、《张夫人画像》;水墨画《谁知鱼苦乐》…… 张道藩的美术作品,或淡雅,或清新,或浓墨重彩,或有所寄托,深得齐白石等方家的称誉。而张道藩的美术作品中,最能显露他性格的便是为至情友人蒋碧薇所作之画了,“宗荫室”中产生的各幅字画,各式《瓶花》,各种《兰》,兰性蕙性,可以窥知一个婚姻失败者、感情成功者的心境了。
从这些事实可明证,说张道藩是民国著名美术家,其实是很合理的。
张道藩一生多才多艺,创作成就巨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话剧的创作对社会的影响最为巨大了。张道藩在留学欧洲时,就和傅斯年常常光顾话剧演出场所,萧伯纳、易卜生等人的作品,成为他的至爱,奠定了他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基础。
张道藩的话剧作品可分为翻译和创作两个部分,翻译的作品有:1934 年2月完成的独幕剧《第一次的云雾》又名《蜜月旅行》,1936年5月完成的四幕剧《狄四娘》,抗战后完成的三幕剧《忘记了的因素》。创作部分,有1934年完成的四幕剧《自救》,同年10月完成的五幕剧《自误》, 1937年5月完成的五幕剧《最后关头》,同年11月完成的独幕剧《杀敌报国》,1968年元月完成的四幕剧《留学生之恋》。张道藩的话剧作品,加上他1936年元月完成的电影剧本《密电码》和1947年3月完成的又一电影剧本《再相逢》,演出的话剧、摄制放映的电影,构成了张道藩文学创作的主体部分,对社会的影响,有相当的意义。在张道藩的作品社会题材剧中,《最后关头》暗喻中日大战必不可免,同时,该剧编排合理,矛盾产生发展冲突结局的处理深合道理,为抗战宣传立了第一功;《密电码》记述张迭代法自己的一段历史,为动员广大青年、国人投入抗战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杀敌报国》就在于鼓励民众奋起抵抗日寇的侵略。在婚恋题材剧中,《第一次的云雾》、《留学生之恋》其实就是对张道藩和他的夫人郭淑媛爱情的纪念;《自救》、《自误》则是张道藩对爱情题材剧的一次成功探索。另外,社会题材的《狄四娘》,经张道藩改译后,宣扬知恩报恩的思想,其实也就是张道藩知恩报恩,永远还报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知遇之恩的一种姿态;《忘记了的因素》则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统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矛盾极度尖锐之际,妄图注入一剂“和谐”的药剂,调和阶级矛盾,自然是白费力气;电影《再相逢》则以喜剧的形式讲述传统悲欢离合的主题,意图唤起国人对国民党政府的好感,当然效果难尽人意。
张道藩实践话剧运动,自编自导自演,确有他艺术家的风采,但他的话剧实践根本上离不开一个政治主题,这明显地影响了他的才情发挥,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戏剧家的定位。
民国政治史、文化运动史、美术史、戏剧史都无法绕开张道藩。张道藩的成功,在于他借蒋介石、陈果夫、陈立夫等人提供的政治资助,获取了满意的政治地位,使得他的多方才艺在民国历史舞台上得以尽情展现,美术、书法、文学创作;话剧电影编剧、导演、演出;摄影、语言文字、演讲、辩论、烹饪、社交、音乐,其人都有所长,他可谓一个艺术的全才。一个艺术上成功的张道藩,放之于历史长河中估量,此人又做了逆历史而动的蠢事,这就是他的政治选择,决定了他的政治命运是悲剧性的结局。而让世人最津津乐道的张道藩、徐悲鸿、蒋碧薇三人用毕生精力演绎的人间悲情大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难免令人动容和感慨。
内容简介
张道藩是民国时期文化人混迹官场社会的代表性人物。他被称为民国时期的“艺术全才”,张道藩是蒋介石政权中CC系(陈果夫、陈立夫)的重要人物,同时又深得蒋氏信任,官运亨通。可在内心里何以总有“政途艰难可畏”之感,常有“尸位素餐”、“苟全性命”之念?徐悲鸿妻子蒋碧薇曾经收到张道藩从意大利寄来的一封长信,张道藩向她掏出了一颗赤裸裸的爱心。他几十年痴情投入这场民国时期沸沸扬扬的婚外恋情,最终何以又是悲剧收场?本书真实刻录一个文化人的官场之路和情感之旅,令人反思。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峥嵘少年
一、凤山之子
二、负笈平津
三、拜谒孙中山
第二章 英法镀金
一、画家梦
二、欧洲之恋
第三章 从政之初
一、讲人体艺术
二、密电码事件
三、南京建设的成与怨
四、参与总理奉安大典
五、从青岛到杭州
第四章 次长其次
一、文化运动生涯的开始
二、与丁玲、田汉的恩怨
三、政坛中的文化人
四、激情岁月
五、推行抗战教育
第五章 救济文化人(一)
一、文奖会的开张
二、政校教育长
三、文运会的功与罪
四、跟随蒋介石访问印度
五、家乡情
第六章 宣传部长
一、钻了风箱
二、反共急先锋
第七章 救济文化人(二)
一、海外部长
二、国共文化界的决裂
三、西南大援救
四、做陈布雷副手
五、古物保护的先行者
六、围炉闲话
第八章 愚忠之臣
第九章 立法院长
第十章 孤岛晚岁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二章 英法镀金
一、画家梦
长途漫漫。一艘载重7000吨的破旧老化的轮船,从上海驶向欧洲,船上共有50名乘客,除10名外国人外,都是赴欧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而其中又有11人为贵州籍,肄业南开的占8个,两广籍的有五六个。他们为消遣这段航程,组织起同舟共济会,每星期办演讲会、同乐会。唐应铿给大家讲英法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很受欢迎;而盛成讲印度哲学,听众中竟有人打起鼾来;一位英国传教士用自以为全中国人都懂的广东话讲演,因为能听懂的人很少,成了瞎子点灯。
这艘破败商轮,载着年轻人的热望,摇摇晃晃,从1919年11月22日起,历经49天,跨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1920年1月9日驶至伦敦外的提尔布勒码头。这艘船开航前因为航线改变而不经法国马赛直接抵达伦敦,因此张道藩等赴法的青年都加办了英国签证,所以在英国停留很方便。留英的老留学生把他们接到伦敦,告诉他们,法国战后军人复员,抢占了大量工作岗位,大战期间在法的数万华工纷纷回国,他们如按预期赴法,找工作或做勤工都困难,更难谈俭学了,劝他们想办法留在英国。对张道藩来说,又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他自己在国内的积蓄买了船票后,剩下的换成500英镑,精打细算也只够二年的开销,他只能向国内亲友求助了,结果得到荷姑友人、前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曲荔斋的回信,慷慨答应按官费生资助他每月20英镑,张笏香也答应每年帮助数百元的费用,经济困难解决了,张道藩可以安心学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