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陈丽凤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版次: 1页数: 4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0807652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党的领导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实施领导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规则、运行机制的总称,这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统一体。本书的写作一直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即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发掘、归纳,对80多年来党的领导体制形成演变的历程做出比较完整清晰的历史勾勒,对其演进缘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给予客观、严谨的历史评析与理论概括,并力图从纵横两方面构建起一个能基本反映党的领导体制基本内涵与历史发展的框架体系。
目录
序
第一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初创(1921年7月—1927年7月)
一、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的创建
二、党的中央工作机构的设置
三、党的地方和基层领导机构的逐步建立
四、各级领导机构的职权划分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
五、党代会与党委会制度的构建
六、党内监督制度的最初设计与运行
七、党的选举制度与干部制度的初步建设
八、正确认识党与非党组织的关系
九、经过党团形式实行对非党组织的领导
结语
第二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健全发展(1927年8月—1942年8月)
一、中央领导机构的调整:常委集权与废“部”到重新设部
二、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演变
三、中共中央派出机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设置与调整
四、恢复与健全党的地方各级领导系统的努力
五、建立适合秘密环境的白区工作机制
六、推进党内民主与集体领导制度建设
七、党内监督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重大变化
八、党管干部制度的逐步健全
九、巡视制度的正式建立与运行
十、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
十一、党的根据地执政体制与党政关系的初步探索
十二、努力建立党与群众组织的正确关系
结语
第三章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本形成(1942年9月—1949年9月)
一、党中央最高权力的集中及其工作机构的调整
二、中央局建制形成大区格局
三、党的地方和基层领导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
四、民主集中制与党内各项民主制度的规范与完善
五、中央集权的加强与请示报告制度的全面推行
六、建立党的一元化领导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
七、公营企业领导体制与党政关系的初步认识与实践
结语
第四章 执政党领导体制与一元化领导格局的全面确立(1949年10月—1957年12月)
一、各级党委内部结构与纵向层级形成新格局
二、党的工作机构的加强与特征
三、党代会常任制新构想与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新规定
四、党内监督体制的重新构建及其局限
五、干部制度建设的新进展
六、确立党对国家事务的全面领导
七、国营企业领导体制由不同形式并存转向全面推行党委制
八、加强对青年团和工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导
九、建立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系统领导与管理
结语
第五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集权化演进(1958年1月—1966年4月)
第六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严重病变(1966年5月—1976年10月)
第七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恢复与初步变革(1976年10月—1992年9月)
第八章 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1992年10月—2006年12月)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党的领导体制的初创(1921年7月—1927年7月)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制定了通过社会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从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仅仅一年之后,党的二大又进一步指出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当时中国社会其他一切政治派别和政党——包括有十几年革命历史的国民党都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担负起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不仅需要有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体制,以便保证党能够有组织、有秩序、有规律地进行领导活动。这是党存在、发展和夺取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
正因为党的领导体制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实现党的有效领导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党从创立之日起,就以俄共(布)为榜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为指导,开始了党的领导结构系统及其运行规则的设计和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