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经营罪专题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

分類: 图书,法律,刑法,总则,
作者: 彭辅顺,陈鹏展编著
出 版 社: 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版次: 1页数: 295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0969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集非法经营罪的专题述评、代表性论文精选、研究论著索引为一体的大型学术工具书。它既是全面展示新中国刑法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刑法学研究者、学习者从事刑法学研究和学习的捷径,还将为刑事法实务工作者集中提供权威或有价值的指导或参考。
作者简介
彭辅顺,湖南衡阳人,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上编 研究述评
一、非法经营罪研究概况
(一)一般解释阶段
(二)全面研究阶段
二、非法经营罪研究观点综述
(一)非法经营罪罪名的确定
(二)非法经营罪的定义
(三)非法经营罪是否为“口袋罪”问题
(四)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与一般条款的关系
(五)非法经营罪的客体
(六)非法经营罪的客观行为
(七)非法经营罪的犯罪对象
(八)非法经营罪的主观方面
(九)非法经营罪的“情节严重”
(十)非法经营罪与相关犯罪的竞合与区别
三、对非法经营罪研究状况的整体评论
下编 代表性论文精选
论非法经营罪
论非法经营罪
论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基本问题研究
非法经营罪若干问题研究
非法经营罪探析
非法经营罪的价值取向与质疑——对《刑法》第225条第3项的分析
我国刑法应取消“非法经营罪”
论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的合理认定
罪刑法定原则视野下的非法经营罪
试论非法经营罪
非法经营罪罪状“口袋径”的权衡——对法释[2000]12号第1条的质疑
非法经营罪疑难问题研究
非法经营罪中“经营范围”的法律效力分析
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认定与处罚
论非法经营罪的认定
认定非法经营罪的几个问题
关于“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的认定问题——刑法第225条第4项解析
论非法经营罪的犯罪对象
简论非法经营罪中的数额问题
非法经营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之界定
非法经营罪的法律适用
附录 论著索引
书摘插图
一、非法经营罪研究概况
非法经营罪是1997年刑法第225条所规定的一个具体罪,被放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该罪是从1979年刑法规定的投机倒把罪中分解出来的。由于投机倒把罪外延庞杂,界限模糊,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刑法修订时该罪被取消,而其中的某些非法经营行为又仍然需要用刑法予以调整,因此,1997年刑法在取消投机倒把罪的同时设置了非法经营罪。由于立法者对非法经营罪设置了兜底条款,其外延随着立法与司法解释的发展而不断扩展。这逐渐引起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从法学界对非法经营罪的研究状况或深入程度看,非法经营罪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的学理解释到全面深入研究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般解释阶段和全面研究阶段。
(一)一般解释阶段
从1997年刑法颁布到2000年这一段时间,法学界对非法经营罪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一般解释阶段。在这一时间段,因为1997年刑法颁布不久,法学界对非法经营罪的研究主要是对法条进行注释,即对非法经营罪的含义、构成要件的内容以及该罪的认定等方面进行解释。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四类:一是对1997年刑法的纯注释性著作。这类著作只是简单解释刑法第225条,即什么是非法经营罪,其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其法定刑是什么,基本上缺乏具体分析。二是1997年刑法颁布后出版的刑法学教材。随着1997年刑法的全面修订,一批刑法学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版,这些教材对非法经营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认定都作了解释,虽然与前面的纯注释性著作相比,这些教材对非法经营罪的解释要具体、全面些,但也基本局限于刑法条文,缺乏理论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