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理学

分類: 图书,法律,法的理论,法理学,
作者: 张文显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1字数: 530000版次: 1页数: 486印刷时间: 2004/03/01开本: 16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401228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的全国法学专业研究生教材。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理论创新为宗旨,以专题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法理学研究中的重大理论、方法和前沿问题,包括法学方法论、法律方法论、法学范畴论、法律本体论、法律发展论、法律运行论、法律价值论、法律文化论、权利义务论、人权论、法治论、法律责任论、法律职业论、法律程序论、法律全球化。本书有助于拓展研究生的法学理论视野,带领研究生进入法学的理论前沿,引导研究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法理学的根本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性的现实问题。
作者简介
张文显,哲学博士,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法学方法论
第一节法学方法论概述
第二节法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三节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法律方法论
第一节法律方法论概述
第二节法律思维方式
第三节法律解释
第四节法律推理
第三章法学范畴论
第一节范畴的词义和语义分析
第二节范畴及范畴体系的发展和建构
第三节法学的范畴体系
第四节法理学的中心范畴
第五节法理学的基石范畴
第四章法律本体论
第一节法律的定义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
第三节法律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法律的要素
第五章法律发展论
第一节法律发展释义
第二节法律发展的途径
第三节法律发展的内容
第四节法律发展的主体
第五节法律发展的资源
第六章法律运行论
第一节法律运行概论
第二节法律运行的外在过程
第三节法律运行的内在过程
第七章法律价值论
第一节法律价值概述
第二节秩序
第三节 自由
第四节正义
第五节效率
第八章法律文化论
第一节法律文化概述
第二节法律文化的定义与要素
第三节法律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法律文化的模式、传承和变迁
第九章权利义务论
第一节权利和义务概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权利和义务的释义
第三节权利和义务的形态及分类
第四节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十章人权论
第一节人权基本内涵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人权的制度表达
第三节人权的救济机制
第十一章法治论
第一节法治的社会内涵与意义
第二节法治的要素与机制
第三节社会自治——法治的社会基础
第四节理性文化——法治的文化基础
第五节 民主政治——法治的政治基础
第六节商品经济——法治的经济基础
第七节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论
第一节法律责任的释义
第二节法律责任的本质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主体与客体
第四节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
第五节法律责任的执行
第十三章法律职业论
第一节法律职业的释义
第二节法律职业与法治
第十四章法律程序论
第一节法律程序概述
……
第十五章法律全球化论
附录一关键词索引
附录二主要法理学著作、译著索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法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法律现象而形成的法律学说和理论体系。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理学也应该是法律观与法学方法论的统一,它不仅要对法律世界的总体图景做出理论概括和说明,从而揭示法律的本质及其运动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为法律世界中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提供一套思想与行动的方法,以正确而有效地指引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法理学相比,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之所以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就在于其方法的科学与有效。因而,掌握并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法学方法论,对于法学研究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第一节法学方法论概述
一、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一词,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概念。据考证,在古希腊语言中,方法一词是由“沿着”和“道路”两个词组合而成,意即接近某物的途径。在古汉语中,则用“法”、“术”、“道”等词表达类似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