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曹均伟,李凌 编著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1字数:版次: 1页数: 32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1849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教材既不同于国外经济学方法论著作哲学味道较浓,的特点,也不同于国内一些这方面教材或论著介绍理论过多的状况,除了用一定的篇幅阐述有关理论之外,主要介绍了三个层面即哲学层面、系统科学层面、逻辑思维层面的经济学方法论原理及其经济学方法应用。其中,哲学层面方法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一章中做了较详细的论述,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经济现象的典范,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足以概括和说明哲学层面方法论的主要原理及其应用。除此之外,其他层面的方法论均分章一一进行详述。基于经济学方法论主要是对经济学方法的专门研究,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本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其应用性,即侧重于经济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目录
第1章经济学方法论概说
第一节经济学方法论的界定
第二节经济学方法论的特性
第三节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学习和运用经济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思考题
第2章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渊源
第二节近代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
第三节现代科学哲学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
第四节经济学方法论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换
思考题
第3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
第三节《资本论》中的方法论
第四节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
思考题
第4章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的方法论
第一节早期经济思想
第二节早期古典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三节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四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五节非主流经济学代表性流派的方法论
思考题
第5章归纳分析与演绎分析
第一节经验主义及其归纳法
第二节唯理主义及其演绎法
第三节归纳主义与演绎主义之争
第四节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
思考题
第6章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第一节实证分析
第二节规范分析
第三节实证主义和规范主义之争
第四节证实主义与证伪主义之争
第五节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综合运用
思考题
第7章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第一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界定
第二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争论与融合
第三节定性分析的经济学
第四节定量分析的经济学
第五节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及其发展
思考题
第8章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第一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界定
第二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争论与整合
第三节微观经济分析的现代范式
第四节宏观经济分析的现代范式
思考题
第9章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第一节均衡分析
第二节非均衡分析
第三节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的争论
……
第10章系统科学方法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第11章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教学课件索取单
书摘插图
第1章 经济学方法论概说
第二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特性
经济学方法论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具备哲学的特性,又具备经济学的特性。
一、经济学方法论所具有的哲学特性
经济学方法论是一种方法论,而方法论又是哲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因此,经济学方法论具有哲学的特性。
(一)方法论的特性
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也是方法论的学说。哲学包括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方法论是世界观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方法论是关于认识方法的理论,更确切地说,是关于认识领域中主客体联接方式的理论。方法论存在主体、客体和实践等几大要素。所谓主体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主体在方法论的形成、应用、检验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客体是指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并随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扩展。客体对方法论的形成、应用、检验和发展起制约作用。而实践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对主体的认识需要、认识对象、认识能力、认识工具和时空范围等产生重大影响,在方法论中起决定作用。
方法就是主体根据客体属性和规律所制定的用来进一步认识和改造现实、获得新成果的手段。换言之,在认识中,客体的属性和规律转化为主体的行为准则或规则,就形成方法的客观依据。因此,方法论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把握客体的属性和规律而获得一定成果的方式的理论。
方法论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方法论具有两个不同的指向,在两个方面发挥着作用:一是方法论指向理论,是对发展的科学和具体实践作出理性概括,使之更具有普遍性;二是方法论指向实践,使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具体化,以便使其与具体实践发生联系,从而指导具体实践。方法论正是在两个方向上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这是因为:第一,方法论强调了应用的重要性,打开了理论与实践的通道;第二,方法论使理论应用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使实践更趋合理性、理论性。方法本身是一种由实践证实、又用于认识或实践领域的知识。运用知识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任何一种知识体系都可以成为方法。也就是说,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知识体系的具体应用。通过科学方法的运用,任何一种科学的知识范畴和客观规律不仅可以认识,而且又为再认识提供方法论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