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学理论 ,政治经济学 ,
作者: 戴达远 主编
出 版 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1字数:版次: 2页数: 22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4022956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大批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现代化经济建设规律的学者和领导者,也需要大量懂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能在经济建设实践中自觉地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建设者。政治经济学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科学,是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这本教材是为本、专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而编写的。由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作了最系统、最深刻的科学分析,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对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的经济特征作了清晰的描绘,因而,在内容和体系上,本教材主要依据以上经典著作,力图忠实地展现马克思和列宁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并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新变化作介绍。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这本教材是为本、专科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而编写的。由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作了最系统、最深刻的科学分析,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对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的经济特征作了清晰的描绘,因而,在内容和体系上,本教材主要依据以上经典著作,力图忠实地展现马克思和列宁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并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特征的新变化作介绍。
目录
第1章导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2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商品
第二节货币
第三节价值规律
第四节商品经济及其特征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3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第四节资本主义工资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4章资本积累
第一节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5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6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一节社会资本和社会总产品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第三节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第四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7章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
第一节产业利润的平均化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8章借贷资本和资本主义信用
第一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资本主义信用
第三节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9章资本主义地租
第一节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
第二节地租的两种形式
第三节垄断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矿山地租和土地价格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第10章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三节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
本章小结
练习题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教学课件索取单
书摘插图
第1章导论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高度评价了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学习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弄清楚它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本章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性质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以下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物质资料生产的含义及劳动过程三个简单要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及目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及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经济与人类的生存紧紧相联,在奴隶社会,经济问题就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色诺芬(公元前430-355)、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是最早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经济问题的研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对经济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家庭经济管理。
14和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萌芽;到了17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有了很大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广泛的社会联系,要求对经济的研究突破家庭的范围,从国家或社会的视角来探讨。因此,研究国家或社会经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便应运而生了。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书中第一次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这里“政治”一词是指他所要研究的问题不是家庭经济管理,而是整个社会或国家的财富问题。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由于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不同,因此,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同的,它们反映着不同阶级或利益集团的意志和实际要求。亚当•斯密在谈到不同国家的产业政策之所以不同时就说:“这些计划的实行,最初也许是起因于特殊阶级的利益与偏见,对于这些计划将如何影响社会全体的福利,他们不曾加以考虑。可是,这些计划却引起了极不相同的经济学说。”
重商主义者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但是,他们把流通看成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不可能全面提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才产生的”。从17世纪中叶开始,工场手工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国已成为生产的主要形式,经济理论的研究要求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于是,代表产业资本家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便产生了,古典经济学家在从理论上阐述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观点,肯定了“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
……
